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序 品 第一

,我們人在高興的時候,看到小孩子即使手上很髒,臉上像三花臉一樣,身上到處是泥巴,你看到他摸摸頭:「你這個東西怎麼這麼調皮?」講是講這麼調皮,但心裡還充滿著歡喜,是不是?當你煩躁時,即使小孩子身上乾乾淨淨、歡歡喜喜,而且拿著一塊巧克力說:「老爸,吃塊巧克力。」你眼睛一瞪:「給我滾!」你這個時候地嚴淨也是不嚴淨。

時四部眾,鹹皆歡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鹹皆歡喜」,可以用智者大師的「四悉檀」來解釋。雖境界千差萬別,但大家都有歡喜心,這種氣氛非常不可思議,叫「世界悉檀」;每個人都生起了信心,發心我要成就,這叫「為人悉檀」;每個人都破除了部分迷惑顛倒的知見,有些人不相信有來世,有些人不相信大乘,有些人貪財,有些人貪色……等等等等,在這個時候都得到對治,叫「對治悉檀」;那麼根機深的人,當下悟到真心本來面目,這叫「第一義悉檀」。這是「四悉檀」,實際上是無量悉檀,只要參加法會都各得其所。最差的,最起碼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彌勒佛出世,他也能夠解脫。

「身意快然」,這就解除了「塵勞之苦」。「勞」是勞心;「塵」是身苦。「然」,就是明明白白這個樣子。一個見道之人,他的快樂不可思議。沒有這種境界的人,他怎麼樣都沒有辦法理解。只有我們自己見道以後,你才知道你有多快樂!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從阿鼻獄,上至有頂,

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其聲清淨,出柔軟音,

教諸菩薩,無數億萬。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各於世界,講說正法。

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若人遭苦,厭老病死,

為說涅盤,盡諸苦際。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

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文殊師利,我住於此,

見聞若斯,及千億事。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萬八千土,皆如金色:「金色」:這裡是表「真實」。那個「萬八千土」既有天堂,是不是也有地獄,也有餓鬼、畜生啊?既有黃金白銀,也有垃圾堆啊?「皆如金色」我們真心本來面目不漏一法,不捨一人,萬法皆是一個念。什麼金?什麼銀?什麼銅鐵?泥巴瓦塊?有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啊?沒有。夢中的黃金白銀、香蕉蘋果、垃圾堆,是不是都是你一個念變出來的?是非好壞,是不是都是一樣東西啊?黃金當下是不是蘋果啊?蘋果當下是不是就是垃圾堆啊?「皆如金色」這是畫龍點睛吶!萬法皆是真,萬法皆是我。所以「皆如金色」。下面馬上防止我們在這裡執著,馬上就跟上來說明。

從阿鼻獄,上至有頂:「阿鼻獄」是不是「皆如金色」?圓頓大法「煩惱即菩提,受苦即是法身,造業即是解脫」。前七種方便從人、天、聲、緣到藏、通、別,都是分別法,都講天堂美好,地獄糟糕。到了《法華經》《楞嚴經》,「凡所有相,皆是實相」。「皆如金色」,這就是立地成佛的圓頓大法。

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生死所趣」就是指六道輪迴。生生世世以不同的身份而存在,誰示現吶?從分別法來講,是各人第七識;從無分別法來講,是不是都是一個念現出了無量的萬法呀?在這個問題上要多一層觀照。所以這個生死是假,何況我們在有生之年那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好好壞壞,是不是都是假的?明白了都是假的,它當下是什麼?它當下就是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圓融,假的當下就是真的,真的當下就是假的。

演說經典,微妙第一:注意看,諸佛出世,都是講「演說經典」。有沒有看到哪一尊佛帶領大家唸佛、拜佛、盤腿啊?沒有啊!講經以後,那麼弟子們、菩薩們,該吃飯的要吃飯,該走路的要走路,該盤腿的要盤腿,是動靜相間。那些事情不需要佛去教。明白了道理以後,自己修一切法都是真修行,一切法都在道中。「演說經典」就是演說經典,怎麼還要「微妙第一」?

經典本來就是我們當人當下,可是由於在迷惑顛倒中,對自己本來面目最真實的東西,我們反而陌生,叫「微」。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已經很難用世間的語言來表達,這就是「微」。但是不講也不行,所以佛強詞奪理,硬是把不可思議的出世間法,而用世間法來表達,這就叫「妙」,「微妙第一」。說法者要注意這個「妙」,按照佛在《法華經》的教誨,我們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