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的話,他沒有辦法跟眾生結緣、溝通。所以十法界是不是次第圓融為一百個法界?一百個法界每一個法界都有「十如是」,是不是變成一千個法界呀?一千個法界再把它圓融為十八個法界,是不是「萬八千世界」啊?所以這個「萬八千世界」說盡了無量法界,無量萬法。「靡不周遍」。「靡」就是沒有的意思,沒有不周遍吶!「周」就是「遍」,「遍」就是「周」。周遍恆沙,窮盡三世。這是總說,下面是分說。
下至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是最苦的佛土。此地眾生一天一夜萬死萬生。受盡無量的刑具之苦,無有一時喘氣之機。剛給刀砍,旋即又是槍打,槍打之後老虎來咬,是不是生恐懼心吶!祖師大德告誡眾生「常思地獄苦」。人命無常,呼吸之間。
所以,佛當年並沒有繼承王位;只陀太子也放下江山,跟佛剃度;順治皇帝追隨先賢,義無反顧。當然出家,不一定非剃頭。明心見性為「真出家」,否則即使剃頭也是「假出家」。出家人啊,「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連常住供養一滴水都不能消化,地獄門前僧眾多!為什麼啊?他不了道,裨販如來家業,混飯吃。這個果報不可思議呀!
上至阿迦尼吒天:這是第二十四層天,有色界的最高天頂。也有把「阿迦尼吒天」說為是二十八層天。佛為了恆順世間人,往往很少提四空天。但四空天的眾生也能護持佛法,佛滅度時無色界天人淚如雨下,他沒有肉團身還能淚如雨下。色有「浮塵」與「勝義」之別。浮塵色,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有形有相;勝義色,天眼可以看到,現代高倍的電子鏡也能看到。這裡是從這個空間上來總概括。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於此世界」即於現前、當下,以近見遠。在現量的境界能夠得到特別的提升,這是藉助佛力。「六趣」就是六道,從地獄到阿迦尼吒天。彼土,十方法界都有諸佛在說法。
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這是四眾弟子「諸修行得道者」,有修有行必有得。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這個「種種因緣」無非是三藏十二部經無量法門,「種種信解」無非是佛的「五時說法,八種教法」,由淺入深而信,而解。「種種相貌」,是非好壞、善惡美醜。諸佛菩薩行持,不拘一格。這裡指大乘修行,論心不論相,但是我們入鄉隨俗,恆順他人著相。這裡要學會圓融。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莊嚴自己,對別人要包容、要理解。菩薩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不可以以自己的下劣心、牛羊眼,對別人橫加評測,但對自己必須嚴格要求。「種種因緣、種種信解」:明心見性以後,你才可以種種行,不拘一格,萬法平等。
復見諸佛般涅盤者:「涅盤」就是證入「不生不滅」的境界,漢語譯作「圓寂」。「圓」就是「盤」,「寂」就是「涅」。「涅」和「寂」是表寂靜義,表無形無相義;「盤」和「圓」是表具足圓滿一切功德,有形有相,普現於十方法界,顯現出森羅永珍、千變萬化,叫作「無量色身三昧」。這是真正的「涅盤」義。「涅盤」通常說為四種:
一者,性淨涅盤,也叫自性清淨涅盤。一切眾生,法爾如是。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還是如是。天、人、鬼畜、泥巴瓦塊,無非「自性涅盤」。隨拈一法,當下即是「阿彌陀」。這是從理上而言。
二者,有餘依涅盤。佛出世三十一歲成道,即已進入涅盤,但是仍然以肉團身於世間弘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依靠這個肉團教化眾生,叫「有餘依涅盤」。
三者,無餘依涅盤。佛在八十歲那年以三昧真火焚於自身,從此這個世界上沒有佛的肉團身,這叫「無餘依涅盤」。現在普遍認為「涅盤」就說成是「無餘依涅盤」。
四者,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不住中流,心無所住,無處不住。十法界森羅永珍,千變萬化,大至佛剎,小至微塵,尊貴至佛菩薩,下賤至地獄畜生,無非「諸佛法身真常」,現空現有,空有一如。這叫「無住涅盤」。它包含了前面三種涅盤。
此處「般涅盤」是「無餘依涅盤」。佛為什麼要「般涅盤」?這個法妙呀!所以這個法義,大家拭目以待。我們在講〈如來壽量品〉的時候,會詳細解釋這個問題。
復見諸佛般涅盤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舍利」譯作「室利多」,也可以叫作「靈骨」。凡夫火化後是骨灰,佛火化後是「靈骨」。閃閃發光,非常堅固。「起七寶塔」幹什麼呢?供養舍利。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