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序 品 第一

說。即使他誹謗了佛法,他也能提前成佛。我們發慈悲心,是要儘量地把話說好,他能接受就更好。真正有些人,你怎麼樣講他都要誹謗,你也必須硬著頭皮講。好好理解這個「佛所護念」。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跏趺坐,就是俗稱的雙盤。很多人把禪宗的打坐僅僅理解為雙盤腿,他看諸佛菩薩像都是雙盤。這是天大的誤會。讀經、聽經、講經,是不是在打坐啊?這才是真正的打坐。至於諸佛菩薩打坐,是在示現果地莊嚴相,你不要倒果為因。講經說法是不是修禪宗吶?這是真正的如來禪。當然,結跏趺坐可以疏通經絡,強身健體,這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要把它當成「成佛之因」。三昧,「三」是正,「昧」是糊塗。把糊里糊塗糾正過來就是智慧,這是依文解字。還可解釋為「禪定」,由禪入定,是一種心態。這個「三昧」,既有因地三昧,也有果地三昧。一般從三種角度加以觀照,叫作「調、直、定」:

調,調心之暴。娑婆世界眾生非常浮躁,剛強固執,麻木不仁。如果不明理,你調伏不了惡習。那就叫空調。大乘修行,是「明心見性」以後再調,真正受用。

直,直心之曲。怎麼曲啊?因地的凡夫,心口不一,拐彎抹角。修行人「直心是道場」啊!懂了「如來藏」,一切人都是我自己。這是不是筆直的?當下成就!

定,定心之亂。凡夫一出孃胎心裡就亂。怎麼亂吶?一出孃胎,就哇地大哭一聲,心裡不亂他不哭。這中間長大成人,心裡一直是亂糟糟,一直到死都還在亂。為什麼怕死?這死了怎麼辦吶?好死不如賴活著。也有些人不怕死,其實他不是不怕死,他是沒有辦法,反正最終都是要死。他想得開一點,但是他怕疼。哎!早死早昇天,是不是都在亂吶!

可是明白了「如來藏」,他當下就定,當下解脫對死亡的恐懼。即使他怕疼,他心裡也不亂。比如天王禪師,圓寂之前,痛得嗷嗷亂叫啊!他說:「我這個東西痛,我那個東西不痛!」肉團身是劣質產品,有生老病死之痛苦,但開悟的人亂而不亂。他即使習氣現前,身不由己做了些壞事,他心裡知道懺悔,戒壞而見不壞。因為戒壞見不壞,你就能「帶業往生」。如果不帶業往生,過去現在未來不可能有一個人成佛。但是可不要錯用了心——既然明白道理,我照吃喝玩樂,不吃白不吃,不玩白不玩。那就要驗證一下你「見道」了沒有。有道無道,自己知道。即使你見道了,破戒、犯戒你在人天道仍然受報應,要還債,要受苦,僅僅你不落三惡道而已。

身心不動:這也是佛的示現。講話嘴巴要動,是不是由心而有啊?心動身動。那麼「動」是不是由「不動」而有啊?那麼現在「身心不動」了,這個「不動」是不是又由「動」而有啊?孫悟空搖身一變,變為這個茶杯,這個茶杯當下是不是就是孫悟空?所以佛由動轉為不動。這個「不動」當下是不是就是「動」?佛出世、入涅盤,無非是告訴我們動而不動,不動而動;生而不生,死而不死。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是時」也是表法,佛講了《無量義經》就進入「無量義處三昧」,是表「即因即果」。這個「天」是指第一義天。

下面這四種花分別來對照菩薩修行四十個位次,實際有無量的位次。那佛為了教化眾生,按照次序,把它大致地分為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

在《楞嚴經》分得還細一點,還有十信位、三漸次,還有四加行、前幹慧、後幹慧,有六十個位次。那麼在這裡「曼陀羅華」是表十住位的菩薩;「摩訶曼陀羅華」是表十行位的菩薩;「曼殊沙華」是表十回向位;「摩訶曼殊沙華」是表十地位。

而「曼陀羅華」和「曼殊沙華」是天上的花,特點就是善解人意。它的意識心層次比人間的花要高。有情和無情是佛為恆順眾生而方便說。其實有情無情都是一個念之所變現,都有見聞覺知。這一點很重要啊!有幾個人相信啊!有時把桌椅板凳看得礙事,一腳踢得老遠;發脾氣時把門「砰」地一下關起來,你都要受報應。你以下劣心對待無情物,必受其報。沒有一樣不是有情,要當心。那麼在上層次的天上的這些植物,靈性更高,它可以直接投人胎。要明白。所以這裡天上的花,是來比喻我們聽經聞法,道交感應。那麼這四十個位的層次,也表示我們同樣聽佛菩薩、聽老師傳法,我們各人心態不一樣,他的受益天地之別。有些人可能悟到八分、九分、十分,乃至超過老師的境界。不要認為學生就一定比老師差。也有些人可能悟到一分、三分、五分,你只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