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以來走到現在?是不是從無量的空間走來?就跟那個電影鏡頭一樣,你用這個唸對時間、空間、萬法作一個觀照。你能刻骨銘心、深信不疑,嗯,就是這個理——你現在就解脫。你根本不要懷疑,就這麼簡單。這就把標準答案交給各位。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盤,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我問大家,燃燈佛、文殊菩薩和釋迦牟尼佛這三位老佛爺之間,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誰是孫子?我們可別搞亂了。佛在過去講燃燈佛是他的師父。有一本經叫《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是不是有個普光佛和顛倒女?那顛倒女是不是普光佛的弟子啊?那普光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顛倒女就是文殊菩薩,那看來文殊是不是佛的弟子啊?那麼文殊是佛的弟子,文殊同時又是燃燈佛的師父——日月燈明佛滅度以後,其八個兒子皆師妙光菩薩,最後成佛者,名「燃燈」。妙光菩薩就是文殊菩薩。釋迦牟尼佛是文殊的老師,文殊是燃燈佛的老師,燃燈佛又成了釋迦牟尼的老師。
這個作為橫向來講並不是不可以呀!縱向怎麼可以呀?縱向不是鬧笑話了?爺爺生老子,老子生兒子,兒子生爺爺,能不能生啊?可是在佛法裡就能生,明白嗎?佛法裡是「非縱非橫,即縱即橫」。全是我們一念顯現。誰是佛,誰是菩薩,誰是老子,誰是兒子?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到了佛法裡全部可以互通,既可以雞生蛋,也可以蛋生雞,也可以雞和蛋同時現——都是我們一個念在變現。文殊、燃燈、釋迦牟尼,誰是老子、誰是兒子、誰是孫子,你們去分清楚,你能分清楚嗎?外道以此來問難佛法。他不知道這正是佛法之妙!
「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方」就是正,「便」就是緣;「方」是根本,「便」是手段、權宜;「方」即是「性」,「便」即是「相」;「方」即是「如」,「便」即是「是」。所以「方便」就是「如是我聞」,就是「阿彌陀佛」。無量的「便」都是一個「方」,每一個「便」都是一個完整的「方」,每一個「便」又是其它任何一個「便」。這裡也體現出「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別為別」。
「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或者講「如是皆以如是分別」,或者講「方便皆以如是分別」,行不行啊?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你就是「如來藏」,明白了佛你就是佛,明白了經你就是經。你講每句話都是經。你說:「如是我聞,一時,我跟我老爸在吃瓜子,喝茶。喝茶已,皆大歡喜。」這是不是《妙法蓮華經》吶?但是你必須把「如是我聞」搞明白。
這就是文殊菩薩講的「歸元性無二」——「如是我聞」,你聞不聞?這就是文殊菩薩講的「方便有多門」,你在吃瓜子,你方便了沒?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你明白了「如是我聞」,你一天到晚在這裡「南無一二個三四五,南無五四個三二一」,一邊走一邊哼,「九九那個豔陽」,你統統都是在行菩薩道啊!吃飯、走路、穿衣,念念在道。這就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外面人卻看不到你在修,等於是「無修無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我們這一生看蒼蠅蚊子死來死去,不知看過多少次,是不是啊?但你這一生有沒有死過「第一次」啊?所以佛以永恆的壽命一直看著我們長大。就像那蒼蠅,它死了,它能不能看到我們呢?蒼蠅第二世再來的時候,「哎呀!我又到張居士家,你好啊!」它會不會這樣講?它不知道啊!眾生在迷中,佛在悟中。
「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就是說,名字是不是假的?年紀大小是不是假的?它是由我們的心隨緣顯現。佛是代表我們真心本來面目,也就隨緣說法,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你可不要執著。燃燈佛是不是在座的各位呀?有沒有哪一位不是文殊啊?沒有哪一個不是啊!你不要以為我念文殊就有文殊菩薩,我念阿彌陀佛就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念誰你就是誰!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你自然明白了觀世音菩薩慈悲普救,你這個心就是觀世音慈悲的心。你念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講「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你就是「無漏不思議」。
師父講「唸佛當下往生,唸佛當下成佛」,「當下」不是「等一下」!師父還講「唸佛不能往生,唸佛不能成佛」;「唸佛一定往生,唸佛一定成佛」;一會兒講「唸佛當下往生,唸佛當下成佛」。唸佛到底怎麼回事啊?一會兒成,一會兒不成,一會兒還當下成?關鍵你懂得了「佛」沒有?你明白了「如是我聞」沒有?有人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