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八萬四千歲」:我們理解為時時事事處處,是表無量法門、無量時間、無量空間、無量萬法。我們前面講了十如是、十法界\"百界千如\"。「百界千如」分為實法和假名。實法是一千,所謂實法是指地、水、火、風,受、想、行、識,這真實法叫實法一千。再分配為假名,所謂假名就是人啊、鬼啊、牛啊、馬呀、豬啊、羊啊、山河大地啊,叫假名。怎麼叫假名呢?比如說茶杯叫假名,實法呢就是鐵塊,它叫茶杯,但實際上是一塊鐵。比如說佛像,佛像是假名,實法是一塊銅。假名又分正報和依報,正報是指有情的天、人、鬼、畜,依報就是山、河、大地、桌、椅、板凳。假名二千實法一千是三千,百界千如擴大到大道三千性相,三千性相又對照於身三、口四這七支,七三兩萬一。把無量的煩惱習氣分成貪嗔痴三毒為主,然後把其他的貪嗔痴外的一切的次要的不是主要的習氣,共同算為一個等分,一個等分加三毒,是不是四等分?四等分乘二萬一是不是八萬四?這樣就把無量的煩惱習氣也好、無量的法門也好,說為「八萬四千」。「八萬四千」的習氣是不是「八萬四千」的法門、「八萬四千」的智慧、「八萬四千」的功德。「八萬四千」表無量法門、無量時間、無量空間、無量萬法都能「常勤精進」。「常勤精進」如果不明白\"如來藏\"的道理,你是假的,你沒有辦法「常勤精進」。只有明白了萬法皆是我一念所變現,你才能做到「常勤精進」。在佛法裡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佛在前面〈隨喜功德品〉講:\"對《法華經》生\"一念信解\"比你修無量法門,無量的時間的功德還要大無量倍\"。解釋要按照圓頓大法,要到位,否則你這個「常精進」是假的。不明白\"如來藏\"道理的人、不見道的人,你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見道的人你睡覺是不是也是修行吶?沒有哪一法不在修行,何況你這一念修行就是修無量行。
「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前面加個於八萬四千歲」,就是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念念在\"法華三昧\"。
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淨功德莊嚴三昧」,仍然是\"法華三昧\",是在證道位功德。
「淨」煩惱習氣已經破除了,無論是見道位、修證位都是自性流露、念念在道。
「淨功德」體現出真善美,以此來莊嚴自己的身和心,莊嚴周邊環境、待人接物。
「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這段經文也很妙。前面聽聞佛講經說法以後,它是以財物供養的方式請佛印證自己見道沒有、明心見性沒有。這裡他是經過修證以後,是以證道的氣氛求佛印證。怎麼證道呢?「即升虛空」,所以他見道位的智慧已經成就了證道位的真實功德。「虛空」是表智慧,已經破除了我執、煩惱習氣。「升虛空,是證道位的明心見性。
「高七多羅樹」:「七」是圓融、圓滿、圓通之義。《法華經》裡好幾次提到「七多羅樹」的「七」。
「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沒有忘記兒子是他的善因緣。轉變了邪心,在佛法裡\"知妄即真\"。
「安住於佛法中」:「安住」最起碼是初住位以上的限量功德,是表限量功德。因為他升到虛空,是表這個法
「得見世尊」:這是作為過來人來講:\"我現在才真正見到了世尊\"。是證道位的功夫。這個時候他是不是也印證到:\"我原來見道位的時候見到的佛,跟我們現在證道位見到的佛是不是一樣的道理啊\"。所以這裡的「得見世尊」是見雲雷音王佛還是見我們自性本心呢?(眾答:自性本心)。可要當心,《法華經》最難解的就在這裡,你可不要當作見到雲雷音王佛,他還沒有聽他傳法的時候,他是不是就見到了?但那個時候見到等於沒有見到。現在明白這個道理,見到的雲雷音王佛,跟過去沒有明理前見到的雷音王佛一樣不一樣啊? 絕對不一樣。這裡我們要多用功夫,要轉一個彎。佛在前面也講了:\"能聽你舍利佛講《法華經》則為見我,則為見你舍利佛,則為見菩薩比丘\"。佛並沒有講:\"能夠看的到你的舍利佛,就是見舍利佛,就是見我,\"他有沒有這樣講啊?也就是沒有聽到舍利佛講《法華經》的人,即使見到舍利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