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知道」這話可不是隨便用的,「知道」是佛法特有專用名詞,是表示你已經明心顯性,你已經是得道真人。但是被濫用為世間法以後變味了,變成了你曉得不曉得是不是?所以「常隨佛學」以此來檢點一下我們修行中的漏洞。
第九「恆順眾生」:通常講橫來正對,逆來順受。一切法從第一義來講都是我,從第二義諦來講都是我過去世生生世世的父母兒女、至親骨肉。當然有些人可能連父母都不恆順,那又當別論。對修行人而言如果對父母都不恭敬的話,白修了,父母就是住世的活佛。所以「恆順眾生」都是建立在明心見性的前提下,這是修行人的很敏感的問題。須菩提坐虛空變成是虛菩提示現神通坐在雲頭上,像孫悟空一樣騰雲駕霧,不是的,他怎麼坐虛空啊?一切唯他人是從。你說:\"須菩提坐在這幹什麼?礙事\"。他一股腦站起來,沒有什麼事情。他想不起要來坐下來。另外一個人再來說:\"你這個人站在這裡礙事\"。他一屁股又坐下去,根本都不問是非長短。要是我們可能眼睛一瞪:\"怎麼了,我站在這裡礙你什麼事兒,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少跟我來這一套\"。現在有些人可不是,還跟你拼命。修行人就是要破除我執。
第十個「普皆迴向」:修圓頓大法就是\"不迴向法門\",唸佛法門就是\"不迴向法門\",迴向給誰啊?一切萬法都是我們自己,有什麼好迴向的,明白嗎?所以「普皆迴向」就是不迴向。「普皆迴向」就是大家都回向,為什麼非要回向給張三、迴向給李四?說迴向給張三、迴向給李四是方便引導讓人生歡喜心而已,懂不懂啊? 一切都是一個人一個念而已。這個法妙不妙?所以你們看一看「十大願王」有沒有哪一個願王不是哪一個願王?它是從十種不同的角度來講「阿彌陀佛」、來講「如是我聞」。
法會圓滿,諸位吉祥如意自在。
【補缺真言】(三遍)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佉囉佉囉。俱住俱住。
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
蘇怛那,吽。潑抹拏,娑婆呵。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合掌三稱)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普為讀誦、受持、輾轉流通者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鹹安樂,
先亡獲超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並以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眾生安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佛法昌盛,法輪常轉。迴向全世界所有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清淨福田僧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廣度眾生!也迴向給所有的師兄們閤家安康、喜樂、吉祥,現世能滿願,究竟得解脫!去世者得蒙佛力超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同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