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量的法、無量的心都是一個念。所以這個「願」是見道之說、是明心見性之說。

「十大願王」:是明心見性的菩薩自性流露否則你發不了這十個大願,你即使發這十個大願,是打妄想而已、口頭禪而已、唱高調而已,你根本都不知道什麼叫「願」,什麼叫「十」,什麼叫「大」,什麼是「王」。你把「王」看成是第一,可是這個「王」是表自在。我們自性流露出這種真實的願望,你得大自在。其實我們把這十個大願望解釋清楚了,下面十個願是不是就已經解釋清楚了?你們注意下面的十個願,沒有哪一個願不是哪一個願,十個願,願願次第圓融。

第一個大願叫「禮敬諸佛」:「禮敬」恭敬有禮。最恭敬,最有禮,把一切萬法看成是自己是不是最恭敬、最有禮?「諸佛」:就是\"一心三藏\",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叫「諸佛」。不僅僅是指過去的老古佛。老古佛、現在佛、未來佛只有一尊佛,只有一個念。未來世的佛、天人鬼畜、泥巴瓦塊、風雲雨霧都是一尊佛。禮敬諸佛就是禮敬一切,耳聞、目睹、身受、有情無情一切的萬法皆是當人當下一個念。你果真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是「禮敬諸佛」。這是佛在《法華經》金口玉言:你讚歎一聲《法華經》等於供養一切佛,你\"一念信解\"比修無量法門、修無量劫的功德還要大無量倍。「禮敬諸佛」乃見性之說。《阿彌陀經》:「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衣裓」:就是你這個肉團身。「盛眾妙華」:就是你的恭敬心。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念而已,不是有些人講的那麼天真:一大早供養了無量諸佛再回來吃飯。圓頓大法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恭敬一切恭敬\"只看你懂不懂。

二者「稱讚如來」:就是弘法利生,向眾生開示\"如來藏\"。「稱」:度量衡天平之義,你講的這個法是正法,你的心必須跟那個正法半斤對八兩,是平等的。也就是說你講的這個法真正契合\"如來義\",叫「稱」,平等了,否則你擦不上邊。所以講經說法必須是稱性之說,不是可以講口頭禪,誇誇其談。不明白「如來」真實義按照祖師大的講:你縱講得三藏十二部經,無非歪魔邪說。你自己先稱一稱,你明白了沒有。「贊」這是表我們語言表達的能力,帶有美好殊勝之義。宇宙人生的真理你要講的娓娓動聽,讓大家感受到一種殊勝、美好的氣氛,這也是表吉祥之義。「如來」:諸佛出世無非講「如來」二字。每一部經前面加「如是我聞」就是講「如來」、或者講「如來我聞」。「如來」就是「阿彌陀佛」,「如」就是「阿」,「來」就是「彌陀」,所以二者稱讚阿彌陀、稱讚如是、稱讚如去、如大、如小行不行啊?言簡意賅「如來」二字說盡了宇宙人生本來面目。所以「稱」你見到了如來真實義。「贊」你在開示如來真實義。所以「稱讚如來」是不是就是「禮敬諸佛」啊?「禮敬諸佛」是不是就是「稱讚如來」啊?一個意思,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開示。

三者「廣修供養」:「廣」包含兩種含義,供養的物件、大光明藏中、如來心中\"不漏一人,不捨一法\"叫「廣」。以\"無緣之慈\",以\"同體大悲\"之人\"之心供養一切萬法叫「廣」。首先把供養的物件搞明白,把供養的物件搞明白了就已經供養了,明白嗎?以心供養。第二個內容,你怎麼樣供養?觀照\"如來藏\"是供養,講經說法是供養,建道場是供養,供養經書流通是供養,財產佈施、健康佈施、笑容佈施、愛語佈施都叫供養。我們有些人連話都不會講,好好的話到了他嘴裡就變味了,這些人真可憐,連一個笑容也不捨得給人家,就那麼吝嗇的。特別是出家人作為人天師表,時時事事處處要注意莊嚴我們的形象,人會看到、天人、鬼都會看到。只要你用心真,一言一行都在供養、包括走路走的規規矩矩、莊莊嚴嚴你都是在供養眾生,讓人家心裡生起好感、生起莊嚴感。修行人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快樂,不要總是想著去找人家的短處讓人家生煩惱。但是要注意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弘揚正法、幫助眾生開智慧。所以弘揚\"如來藏\"大法與文化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一字不識的大老粗也可以把\"如來藏\"講的天花亂墜,因為這是我們的自性本心。弘揚這個法,便宜給你佔光了。唯有這個法將我們的自性本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第四個是「懺悔業障」:有的人可會懺悔了,跪在佛菩薩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老佛爺,我做錯了什麼什麼事,請你饒恕我啊\"。你這樣子就完蛋了,你傻瓜,你懺悔一次就增加一次罪過,你還不知道?這就是《法華經》、《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