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場所。你這個「心」就是「僧團」在修行。怎麼叫「僧團」啊?我們講了,你這個色身是無量的眾生啊。所以我們成佛以後,那麼多分身佛、化身佛,是不是都是一個「僧團」吶?這上面種種的「簫、笛、箜篌、眾寶鈴」,都是表一念供養的氣氛殊勝。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是佛滅度後流通《法華經》第三種情況的功德。與第二種相比,多了一個「若教人書」,多了一個「為他人說」,特指講經說法的法師。那這個功德比前面第一、第二的功德更加殊勝。怎麼殊勝?你看看,用紅色的栴檀做殿堂,三十有二——過去做殿堂要三十二間啊,表四方、八正道。「高」呢,八多羅樹,一個多羅相當於七仞,一仞相當於七尺,你看多大的價錢啊?而且又有百千比丘於其中止:「百千比丘」是表無量的,因為這個「殿堂」也是無量的。後邊講「若干百千萬億」這樣的殿堂、僧坊,而且其中公園、浴池、禪房,衣食住藥,皆「充滿其中」。
所以佛再三講「是故」,我滅度以後啊,如果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能夠書寫——「自書」,過去沒有經典,你寫一本經典功德不可思議。不像我們現在「自書」。現在「自書」是成就你自己,過去「自書」是成就別人。過去有的大財主傾家蕩產也只能供養一本經書。
若教人書:你自己拿錢,請別人做書,這世界上就增加一部經典。當年印度的梵文佛經是刻在貝樹葉上,不知道要耗多大的心血。所以佛講啊,你能夠講經說法、利益他人,就等於做這麼大的供養。這是比量功德。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這是講第四個層次了,他不僅能讀經、講經,還能「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什麼都修,那這個人的功德就如虛空一樣,「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很快就成佛。
在這裡藕益大師有一段論述,他提醒修行人:「勿慕大節而昧存亡」,不能只知道正行觀照:我明白這個道理就行了,而對這些行持麻木不仁。第二個,「勿據小文而迷觀道」,也不要執著於這些有形有相的行持,而對佛之正法正理麻木不仁。「若得今意」,你真正明白佛的良苦用心。「先以理教定,次以行位驗」,先以法理法義把你這個心定下來,接著呢,要從行持上來驗證你是不是真修。「倘不爾者,鳥鼠人也」,兩條做不到,你是小鳥、小老鼠那樣的人,談不上「論品論位」。這個意思是圓融的。
見道明理之人,哪有不嚴格要求自己,哪有不為眾生著想的?我們強調不明理,只是在事相上執著行善積德,你不能成佛,絕對不是講我們明理以後不需要行善積德。這往往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斷章取義。菩薩的責任就是要「自利利他」,特別是在「明理見性」以後的種種修持,既是利他,又是更好地利己,成就定力,提升品位。
藕益大師還講:「圓觀漸深,涉事不妨正行。」按照「一心三藏」圓融、圓滿、圓通這個法理法義來觀照,慢慢地我們會越來越有成就。這個時候呢,做有形有相的助行,只會使我們的道行更加「漸深」。也就是以助行來幫助正行,這個功德更加殊勝,不可思議。
譬如虛空,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四維」就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角;東、南、西、北,屬於「四方」,這是八方;加「上下」叫「十方」,這是比喻「無量無邊」。「四維上下」有沒有邊啊?沒有邊。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