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片國土就是無量的國土。也就是說「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佛唯恐我們缺少信心,在這裡舉出藏、通、別實證的境界來打譬喻。你只要是「一念信解」了,則為藏、通、別那種現量功德。因為許多人非要執相啊——你說我成佛了,為什麼我現在肉團還在這裡?我怎麼沒有飛到靈鷲山?我怎麼現在沒有飛到整個一個銀河系?
若有能如是觀者:「觀」是「見不見之見」。你可不要著相,就是從理上深信不疑,這就是靠智慧。當知是為深信解相:從橫向看,無量的分身佛所體現的佛壽無量;從縱向看,無量的大菩薩眾體現的佛壽無量——都是佛一念之所成就。佛能一念如是成就,任何一個眾生都能一念成就。所有的念都是一個念,這一個念又是十方三世十法界萬法,「自他不二」。這是「深信解相」,就看我們信不信。
到這裡為止,佛從四個不同的層次來描述這個「一念信解」的特徵和比量的功德。「比量功德」是方便說,在某種意義上,「比量功德」就是「現量功德」。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前面是講聽聞〈如來壽量品〉之「一念信解」的功德。既包括佛在世,也包括佛滅度以後,這等眾生的根機。從這裡是專門講佛滅度以後,根據眾生對這《法華經》的態度來判這個人的境界和功德。要分清楚。佛滅後呢,如果一個人聽到這個《法華經》不會毀謗,不會懷疑指責,而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什麼意思?這個人是再來的菩薩。
在我傳法的過程中,先後有三個人:一個人來聽經,我講這是「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她馬上汗毛就豎起來了。還沒有讀,就發心這輩子一定要把《法華經》《楞嚴經》要讀懂。第二個人呢,聽說《法華經》以後,第二天上午就把《法華經》請到手,開始讀誦。第三個人呢,他到寺廟裡去請《法華經》。一邊講話一邊把經書放到香袋裡去了,錢就給人家了。她已買好了,才想起來,高興得不得了。
前面講了能夠生歡喜心,你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再來,不用懷疑。這裡來講,你「何況讀誦受持」,你即使一個人讀誦,是不是盡虛空遍法界都能聽到啊?就像寶塔上的眾寶鈴在妙音傳法。而且「受持」,包括觀照,發心生生世世弘揚,還勸導別人來修行。斯人則為頂戴如來,是什麼樣的菩薩啊?都是觀世音那樣的大菩薩。你看那阿羅漢頭上有沒有「頂戴如來」啊?沒有的。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有些人向藕益大師請法,涉及到執著事相的問題。藕益大師這個回答也是良苦用心。他講,這是諸佛慈悲關照初發心的菩薩,防止被事情來妨礙正修。護法屬於助修。正修是聽經聞法,明白道理。他是防止初心菩薩有退轉心,適合放下那些事情,專門從理論上來觀照明白。
藕益大師講,「廢事從理。所益宏多。若至後心。理觀既熟。則涉外不妨內觀。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順流揚帆。又加櫓桌。其勢轉疾也。」
所益宏多:「宏」就是大,所得到的利益太大太多。後心:理念已經堅固的菩薩。理觀既熟:觀照已經熟悉了;想都不要想,他刻骨銘心就知道萬法都是我一念所現的。涉外不妨內觀:「涉外」就是做外相上的種種法會啊,種種護法啊,也「不妨內觀」。事資於道:事相上來幫助我們的正行,助行幫助正行。如油多火猛:就好像油越多,火就越猛。順流揚帆,又加櫓桌:本來船是順流,又有了帆,又有了搖船的櫓,是不是更快了?佛在後面也還是這麼講:你又明瞭理,又能怎麼怎麼樣,那又是更加殊勝。
塔寺:「塔」是寶塔,「寺」是寺廟。僧坊:一般指居士道場。「僧」是修行人團體組織——不管在家人、出家人,有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叫「僧」。一個家庭裡有四個人在修行,就是「僧坊」。「坊」是處所。
四事供養:供養出家人「衣食住藥」。為什麼這麼講啊?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則為起塔」,明白了《法華經》,你這個色身是不是就是「法華塔」?你這個心就是《法華經》。明白了《法華經》,你這個「身」就是「僧坊」,色身就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