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國際
宣傳,陳公博任部長,董顯光於11月2日接陳任部長.9月11日任命谷正綱、董顯光為副部長。該部於11月16日取消.其業務歸gmd中央宣傳部辦理。
第六部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成立,掌民眾訓練。任命陳立夫為部長.張厲生、劉健群為副部長。11月16日該部併入中央組織、訓練兩部。
第二節軍事委員會及所屬
一、軍事委員會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8月12日,gm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並授
權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8月20日,《大本營國軍作戰指導計劃訓令》曾擬議成立大本營,統率陸海空軍及指導全民抗戰.以下成立第一至第六部及後方勤務、管理、衛生勤務等各部,作為辦事機構。8月30日蔣介石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不另設大本營,原大本營所屬第一至第六部及管理部歸軍事委員會統轄。9月8日為整肅軍隊又成立軍法執行總監部。設立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蔣介石兼主任。9月17日gmd中央常務委員會議決定,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使陸海空軍最高統率之權,並授權軍事委員會對於黨政實行統一指揮。在其之下,又相繼設立農產調整委員會,以周作民為主任委員;工礦調整委員會,以翁文灝為主任委員;貿易調整委員會,以盧作孚為主任委員。11月又在3個委員會之下設立水陸運輸聯合辦事處。是年11月26日gmd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透過《非常時期黨政機構調整及人員疏散辦法》,其中關於軍事委員會的有:中央黨部之組織、宣傳、訓練3個部暫歸軍事委員會指揮,其職掌與總動員委員會有關係者,歸併國家總動員設計委員會辦理.貿易調整委員會改隸行政院財政部,禁菸委員會改隸行政院內政部。所建6個部有的合併,有的取消,並由參謀總長擬訂軍事委員會其他單位機構調整辦法。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gm政府遷至武漢;1938年1月17日軍事委員會又進行改組,將黨政軍分開。《修正軍事
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軍事委員會為戰時統轄全國軍民作戰,直隸gm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統率全國陸海空軍,並指揮全民,負國防之全責。軍事委員會設委員7—9人,由中央政治委員會選定,由gm政府特任之。此外,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4部部長及軍事參議院院長為當然委員,委員之職責為贊襄委員長籌劃國防用兵大計。1月15日gm政府重新任命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根據《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參謀總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軍令部部長徐永昌、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軍訓部部長白崇禧、政治部部長陳誠、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為當然委員。
軍事委員會內設辦公廳。1937年2月17日原主任朱培德病逝;3月6日徐永昌接任主任;1938年1月徐永昌調任軍令部部長,賀耀組任主任;
調整後的軍事委員會設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原參謀本部和原大本營第一部合併為軍令部,專掌軍令。參謀總長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幕僚長,指導軍事委員會所屬各部、會、廳.襄助委員長處理軍事委員會一切業務。
軍事委員會經過這次改組、機構基本固定下來,此後除增加或擴編一些新的機構外,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沒有多大變化.
二、軍政部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8月12日gm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並授權
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軍政部由此時歸軍事委員會指揮.1938年1月公佈的《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規定,該部
部長何應欽為軍事委員會當然委員.政務次長仍為曹浩森,常務次長陳誠.1938年1月陳誠調任政治部部長,張定璠接任常務
次長.同時,經過修訂的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對該部的職掌作了具體規定:(1)陸海軍建設改進、人馬之維持補充、交通通訊之整備,及全國總動員之籌劃。(2)陸海軍軍需、糧秣、被服、裝具、營繕及其他軍需品之籌辦、分配。(3)軍械彈藥之籌辦分配.場廠倉庫之建設管理,及民間有關工業資源之利用。(4)陸海軍之衛生保健,及衛生機關之籌劃運用:與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