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道:“自她離世,也有快十年了吧。”
那隻纖纖玉手又從幔下輕輕伸出,恆王也是自然的伸出了手,握住了她。
“今日為你診病的這位應公子,乃是雲牙子之徒。”恆王像是閒話家常一般,淡淡道。
“臣妾知道,只是不知,他為何突然會來宮中?”陳妃的直覺向來敏銳,她並不認為以這位應公子的脾性,會特地入宮為嬪妃診病,他入宮,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
這倒不是因為陳妃對應清有什麼瞭解,她雖身處後宮,卻也聽說了不少前朝之事,況且恆王也隔三差五特意到這蘭芷殿,將不少朝中要事說與她聽。
他們之間,少了一分君臣之感,倒多了一分知己之情。
恆王從不阻止她談論政事,有事甚至遇到難題,還會主動問詢她的建議。因他知陳妃通曉史冊,博學廣識,卻又從不爭強好勝。
她的身份,沒有外戚之憂,也永遠不會和恆王有什麼對立的利益衝突。
恆王對她,無須忌憚。
“他今日前來,是為了擂臺之事。”恆王如是說道,他攥了攥陳妃的手,摩挲著繼續說:“他來找我,是為了告訴我那擂臺勝出的秦桑,也是雲牙子的徒弟。”
床幔中靜默了好一會兒,才又緩緩出聲:“這樣一來,諸位大臣對秦公子出身的憂慮,當可打消了吧。”
恆王微微嘆了口氣:“方才我也這樣以為,可應清說,雲牙子並不希望秦桑的身份公之於眾。也就是說,這件事只能我知你知,卻不可人盡皆知。”
恆王又皺起了眉頭,想著這個棘手的問題,頭疼不已。
“皇上,”陳妃微微喚了一聲,說道:“其實如果皇上對秦公子的能力足夠相信,那麼無論眾臣有何異議,都可不去在意。”
恆王微微低了低頭,復又抬起頭深沉道:“我也想過,不妨就做一次固執己見的皇帝,將此事拍板而定,可若是如此,秦公子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軍中,依然沒有一個足夠的身份來立威,若是這樣,如何能打勝仗?”
恆王與陳妃都沉默了許久,陳妃忽而反握住了恆王的手,說道:“既然他沒有背景,陛下不妨,就給他個背景。”
“怎麼說?”恆王見陳妃似是有了想法,湊近了一些,側耳聽著。
“陛下可還記得,當年將臣妾留在宮中之事,在朝堂內外引起了多大的波瀾?”
恆王微微一怔,回憶了片刻:“自然記得。”
“雖然滿朝文物可能都不相信陛下的‘舊識’一說,但陛下想想,最終是什麼讓他們不再多言?”
恆王聽陳妃這麼一問,倒是愣住了。
其實當年自己只是年輕氣盛,看不得一眾老臣對每一件小事杞人憂天,才故意用那麼一個看似有些任性的幌子來堵悠悠眾口。
而偏偏就是那麼一個沒有水準的幌子,卻真讓一眾老臣不再糾纏陳妃的身世,為何?
恆王還未回答,陳妃卻輕輕說道:“陛下,當年諸位大臣之所以不再糾纏,並不是因為陛下給的理由多麼有說服力。他們不再置喙,其一是因為雖然在他們眼中臣妾依然是個來路不明的人,可在百姓心中,陛下與臣妾的故事已然成為了一個傳奇。其二,他們為何明知陛下這理由站不住腳,卻沒有步步緊逼?因為陛下,就是陛下。”
恆王沉默,此時他無比的清醒,陳妃的這番話,讓他把太多從前未曾理清的思緒都瞬間理清。
沒錯,朝中眾臣的生存之道就是兩點:一是為臣,二是為官。
對君王,他們是臣子,為臣者,順君意,從君令,千古不變。
對百姓,他們是官員,為官者,體民心,察民情,天經地義。
正因如此,當年陳妃一事雖是鬧得滿城風雨,到最後卻還是不了了之。不是因為百官不能繼續糾纏,而是因為他們不願再繼續糾纏。
恆王微微一笑,眉頭終於舒展開來。他緊握住陳妃的手,像是忽然年輕了十歲,含笑問道:“那麼,倘若如今在你我二人之間多生一處枝節,你可會介意?”
陳妃心中瞭然,也反握住恆王的手道:“臣妾願意。”
西風忽起,門外芭蕉葉上驟然濺起墜落的雨滴。
京城中千百亭臺樓閣皆沉浸在這初秋的驟雨中,馬車裡的應清看著車外的雨幕,凝眸出神。
。♂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