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方言稱謂,大概是漢語中名稱最多的了。
綜合各種古籍記載,以及部分網路資料,就有以下名稱:(部分為記音,不準確)
個妞、活師(《山海經》)、蛞鬥、活東(《爾雅》)、蝦蟆子、玄魚、玄針(崔豹《古今注》)、蝦莫兒(《本草拾遺》)、聒子、蝦蟆臺、蝦蟆粘(《爾雅翼》)、懸針、水仙子(《本草綱目》) 、個個豆子(山東方言)、那莫翁(上海話)、水蜯球(重慶方言)、蛤蟆各簍子(河南東部)、哈魚子(瞎魚子,陝西部分地區)、崴物(蘇北話)、歐蟆仔仔(也有叫哭島,溫州話)、蛤蟆咕嘟子(蘭州話)、咕咚或蛤蟆咕咚(東北話)、各各蕩(威海話)、哈麼科(德州話)、土泥怪歸(閩南話)等。
蝌蚪,是無尾目蛙科大多數兩棲動物如蛙、蟾蜍、蠑螈、鯢等的幼體。身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外鰓,有呼吸功能;頭下有吸盤,可吸附在水草上。蝌蚪因其頭大尾小,腦袋呈鬥形,故名。
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普通人最常見的,為蛙和蟾蜍的幼體,它也是幼童喜愛的小動物,不少成年人小時候都捉來玩過,也帶著自己的孩子捉過。
四川方言中,從四川各地網友留言看,蝌蚪的稱謂更是五花八門,很多都是記音:
蜞螞蚪兒、秧媽子、胖都兒、央奔兒、秧貓兒、騎馬微兒、幫啷乖兒、馬屎疙瘩、馬湖兒、擺豆兒
筆者廣漢人,蝌蚪的發音是:yāng ā gur。考證的標準文字寫法,應該是:秧麻拐ㄦ。
研究方言之前,一直對廣漢話“蝌蚪”的方言稱謂表示奇怪。因為廣漢方言中,青蛙說“切貓ㄦ”,蟾蜍說“賴格寶”,怎麼也和yāng ā gur 沾不上邊。
我一直以來只能確認yāng的寫法是“秧”,原因有二。第一,蝌蚪過去最常見的地方就是秧田裡;第二,秧有幼苗的意思,如菜秧秧。借用“幼苗”的詞義形容幼體,正常。
研究四川方言,不能拘泥於四川境內。
用另外一個方言字diā(義:提)來舉例。過去的一些四川方言研究者,找不到這個diā的本字,就生造了一個【扌爹】字。還被《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了。
該詞典第6485頁:【扌爹】〈動〉提;拿。西南官話。四川成都[tia??]~包包/~籃子/這東西你~不動讓我來~。
一些民間方言愛好者,用的是【扚】字,我之前由於疏懶,也覺得是【扚】字。
直到跳出四川,我才發現,湖廣填四川的人口來源地,不少地方“提”字本身就發音diā,diā就是“提”字的異讀方言音!
不少湘語地區“提”的發音就是dia,部分的贛語、客家話也有把“提”發音為dia的。
考慮到湖廣填四川以後語言的相互融合,“提”的diā音融入四川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四川話的[tia??]~包包/~籃子,本字寫法99的可能就是“提”字。
所以這兩天,對於“蝌蚪”的方言稱謂yāng ā gur,我同樣在湖廣地區的方言中查資料。
推測這個詞的聲母一定是“”和“g”,而且第二個字的介母,還必須是“u”,才會發出gur的兒化音。
於是,我查到了“麻拐”。
麻拐,南方方言,意思是蛙類,常指青蛙與蟾蜍,並具體稱青蛙叫青皮麻拐,稱蟾蜍叫癩皮麻拐。該方言主要使用在湖南省、江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且無論是客家話、湘方言,還是這一片的西南官話,都一概通用。
完全對得上!
成年的青蛙和蟾蜍叫“麻拐”,那麼“麻拐”的幼體,加個“秧”字,自然就是“蝌蚪”啊。兒化音也符合!
所以,“蝌蚪”的廣漢方言稱謂yāng ā gur,本字寫法就是秧麻拐ㄦ。
只不過,成體青蛙或蟾蜍的名稱“麻拐”落到了幼體稱呼中,成體稱謂反而沒有保留在廣漢方言中,甚是奇怪。
(“用愛發電”,支援一下,好嗎?是你們給我堅持的力量,讓我繼續發掘四川方言,做一些四川方言的傳承工作。)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