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餐之間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麼說?
過去一般農村栽秧撻谷、修房造屋等需要請人幫忙;或逢年過節親朋到訪等,好客的四川人在正餐之間,多會準備麵條、餅子、湯圓、醪糟蛋等為他們加餐。有時也叫吃點“開水”,這“開水”可不是白開水,基本等於“醪糟湯元蛋”了。
四川方言豐富多彩,關於正餐之間加餐的方言稱謂,有好幾種說法。
一、打腰火
這個說法的地區較少,大概是川南自貢、宜賓一代有這個說法。四川著名的建川博物館創始人樊建川先生出生於宜賓,他有次在微博中就提到了“打腰火”。未查到具體來源,大概是字面意思:正餐離不開生火;腰,人體中部。“腰火”就是正常生火時間的中途生火,引申為加餐。就不展開了。
二、打腰臺
“打腰臺”常誤為“打么臺”,其實是錯誤的。
“么臺”指川戲最後一臺戲,戲曲結束之意,所以引申意為結束、完結。“么臺”中間還可以加限制語,比如“么不到臺”,就是下不了臺、收不了場之意。
而“打腰臺”的“腰臺”,其實是來源於梨園的稱謂。
舊時演高臺戲,會首會在“正會”的上午演出中給戲班送犒勞,謂之“送腰臺”,鼓勵戲班演員繼續賣力唱戲。
送的“腰臺”一般為大肉、粉條、豆腐、饅頭等食物和裝現金的“禮封”,用大盤端著,故意從觀眾中走過,直送舞臺。
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童山詩集》裡賦詩一首記:
本因祈雨酬神戲,翻為雨多酬不成。
贏得豚蹄兄妹共,腰臺多謝社翁情。
豚蹄,即豬腳。
有些地方分得細,早餐與午餐之間叫“打腰晌午”,午餐與晚餐之間加餐叫“打腰下午”。通稱也都叫“打腰臺”。
川北、川中、川東的廣元、綿陽、遂寧、達州、巴中以及重慶等許多地方都把加餐稱“打腰臺”。
三、打腰站
明清時期,“腰站”為郵驛組織形式中驛、站等的補充,“腰站”即為兩驛站之間為節省馬力而設的郵驛組織形式。當人們頻繁地於“腰站”休息或吃點東西,便衍生出表示休息、進食義的“打腰站”一語。
《漢語方言大詞典》:打么佔(動〉:稍事休息,正餐以外吃點東西。西南官話。四川重慶。”此處“打么佔”應作“打腰站”。
《漢語方言大詞典》:腰站(名〉:休息住宿的地方。西南官話。四川成都。
《大竹縣誌》:“歇氣時,吃泡粑,荷包蛋,稱為打腰站”。
《江安縣誌》:莊戶人家車水,栽秧打穀,上下午各加一餐稀飯或米粑,俗稱“打腰站”。
《武隆縣誌》:早晨要吃湯元類的甜食“過早”,上午,下午歇氣時要吃餈粑之類食物稱打腰站。
《雲陽縣志》:“在早、中飯和中、晚飯之間還要‘打麼站’,由主人將飯食送到田間,大家席地而坐,喝‘轉轉兒酒’。”此處“打么佔”應作“打腰站”。
綜合上述一些資料,可見歷史上“腰臺”、“腰站”的“腰”就常見誤作“么”的現象,或許是“么”筆畫少,更容易寫?
四、打尖
打尖,在北方方言指行路途中吃便飯;在粵語則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隊的行為。
在四川方言中指任何兩正餐之間的補充體力的加餐。
“打尖”一詞何來?
有說“打尖”來源於“打火”,因‘火’字而誤為‘尖’也;有說打尖其實是打間,也就是到客棧吃飯的說法,但是被人錯誤地用尖這個同音字代替了間,所以才會有打尖的說法。
下文談談筆者的粗淺看法。
先說說另外一個與餐食無關的“打尖”。
過去農村,多木製品。桌椅板凳時間久了,木頭水分被風乾,原有榫卯處很容易發生鬆動搖晃,這時候就會找點木質較硬的小木塊,做成木楔子,用以加固桌椅板凳。
在過往,木楔子在民間的口語稱呼,就叫“尖”。釘上木楔子的過程,就叫“加尖”或“打尖”。
過去因為識字人不多,以及這些說法多用於口語,民間也沒人去考證“尖”的本字是怎麼寫的。現在就很容易考證了:木楔子的俗稱“尖”,其實是“櫼”字。
櫼,音jiān,本義木楔。
《說文》子廉切,音尖。楔也。
南方各方言大都有使用“櫼”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