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普通話讀作罾(zēng),四川方言讀作罾(zēn),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支架中心繫以長繩,漁人握長繩一端,使網起落水中以取魚。
古籍解釋
罾:《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諮騰切《正韻》諮登切,??音增。
《說文》罔也。《前漢·陳勝傳》置人所罾魚腹中。
說文解字【卷七】【網部】魚網也。從網曾聲。作騰切。
《說文解字注》(罾)魚網也。文穎曰。罾、魚網也。師古曰。形如仰繖。葢四維而舉之。從網。曾聲。作騰切。六部。
川渝地區用的罾,多為扳罾。
扳罾一般是內河裡的捕魚工具,它的網有大有小,普通的約四米見方,網眼從大到小,到了中心點的網眼最小,俗稱“網袋”。它用4根小毛竹作為支架,把網的四角紮在支架尖端,撐開後即成為正方形的網;再用一根毛竹作為主幹,主幹的小頭把支架的十字處扎牢,再用一條較粗的繩子,一端固定在主幹的尖端,一端在收網和放網時作牽引用。
川人用罾捕魚,多說“搬罾”。今四川南充市順慶區有搬罾街道。1980年設搬罾鄉,1990年改設搬罾鎮,2019年改設搬罾街道。揣測當地靠嘉陵江,過去搬罾捕魚的人較多,故此命名。其他還有:趕罾、朝罾、棚罾、推罾等。為國內其他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的捕魚工具。
典籍記載:《楚辭·九歌·湘夫人》: “鳥何萃兮中,罾何為兮木上!”王逸注: “罾, 魚網也。”
《說文·網部》: “罾,魚網也。”徐灝注箋: “罾為方制,以曲竹交四角而中系長繩,沉於水以取魚。”
王筠句讀引 《風土記》: “罾,樹柱而張網於水中,如蜘蛛之網,方而不圓。” 《莊子·膚篋》: “鉤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
《漢書·陳勝傳》顏師古注: “罾, 魚網也, 形似仰繖, 蓋四維而舉之。”
宋·陸游《入蜀記》: “漁人依石挽罾,宛如畫圖間所見。”
元·曾瑞《哨遍·村居》套曲: “樵夫叉了柴,漁翁扳了罾。”
《石點頭》卷6: “怎奈此女乃旱地上生長,扳不得罾,撒不得網,又搖不得櫓,已是不對腔板。”
俗話說:網打背時魚,罾搬過路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漁網只能捕撈到那些倒黴的魚兒,而罾卻可以捕捉到那些路過的魚兒。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罾也是一個常見的意象。例如,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漁梁》一詩中寫道:“波際插翠筠,離離似清籞。遊鱗到溪口,入此無妄據。斜臨楊柳津,靜下鸕鷀侶。編此欲何之,終焉富春渚。”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人在江邊設罾捕魚的場景,生動地展現了罾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現代社會,由於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罾這種傳統漁具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小時候,我常常看到大人們在寬闊的河邊使用罾捕魚,那時的河水清澈見底,魚蝦成群。
如今,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和工業汙染的加劇,許多河流已經變得汙濁不堪,再也看不到罾的身影。
罾雖然消失了,但它留給我們的記憶永遠不會磨滅。希望未來有一天,我們能夠重新見到那片清澈的河流,再次感受到罾帶給我們的樂趣。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