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個常用詞彙“ko/ko到身上”,表示打人的意思,過去一直以為是“擱”字。
因為“擱”(普通話音gē)在四川方言發音恰好也是“ko/ko”,有個流傳較廣的詞彙就叫“擱得平”(詞義:搞得定;擺得平)。
擱字的本義:指放,放置。過去以為是把“拳頭、巴掌或打人之物放到身上”引申為打人,最近查詢原來另有其字,這個字應該是“敤”字。
敤,普通話音kě。
四川話沒有單韻母e,普通話單韻母e正常情況在四川話發音:與gkh相拼變音為o,與gkh之外的聲母相拼變音為ê。前述“擱”字四川話發音“ko/ko”也是這個規則,另外“擱”字聲母同時語流音變從不送氣音g變為k了。
自然地,敤“kě”在四川話發音“ko/ko”是正常語流音變。
敤的字義:形聲。字從果從攴,果亦聲。“果”指瓜果、果實。“攴”指“敲擊”、“擊打”。“果”與“攴”聯合起來表示“敲擊樹枝以使果實落地”。本義:敲擊樹木以收穫果實。引申義:擊打。
古文獻中,“敤”字平聲、去聲都有記載。
《康熙字典》:
敤:《廣韻》《集韻》苦果切,音顆。《說文》硏治也。《博雅》擊也。
又《廣韻》《集韻》苦臥切,音課。義同。
從字形來分析,“敤”的形旁是“攴”,此字音“撲”,下半是手,上半表示打擊時所需要執持的工具,所以,帶“攴”的字都與打擊或動手有關係。
如今,北方很多地區同樣還在用這個字,但用法與四川話有所不同。如“用棍子敤你幾下”(中原官話);“鞋上有泥,敤打敤打幾下吧”(冀魯官話)等。
四川方言中,有印象的常見用法,就只有“給某人敤到身上”這一個用法,但這個用法使用頻率卻又非常高,而且可以針對任何人稱,例如:
1、未必然你敢給我敤到身上?
2、死娃娃不聽話,看我給你敤到身上。
3、他不聽話就給他敤到身上!
有方言愛好者認為(以下引用部分內容):【其實它就是“敲”字,在方言中還在讀 k 聲母,這是保留了古音。韻母 iao 變 o,這是因為介音 i 丟失後,剩下韻母 ao ,然後母音發生高化,a 韻丟了,剩下 o 韻,即 iao→ao →o。這是一條語音發展規律,很多漢字經歷過這樣的演變,比如“高”,在很多方言裡就讀go,高敲,本是同音字。所以,不要找一些生僻字來寫方言,方言裡大部分字都是古漢語裡的通用字、常用字,只不過它們頑固地保留了古音,或者語音發生了有規律的演變,現代人無法識別它們而已。明白了語音的演變規律,才能正確找到本字。】
個人認為他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隻能解釋陰平調的ko,而去聲的ko,用“敲”字無法解釋。
【敲】字古音:
《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都是陰平調,沒有去聲調。
所以,筆者還是認為“敤”字才是四川方言對應的本字。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