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篾”為啥四川話有ié和i兩個發音
篾,普通話讀作篾(iè),本義指薄竹片,也指葦子稈或高粱稈等劈下的條狀皮。可以編制席子、籃子等。
所有ie音的漢字皆是古入聲字,入聲字在西南官話成渝片歸入陽平音,所以“篾”字在西南官話成渝片發音為ié,也有部分地區介音i脫落,發音為ê2(音同四川話“默”)。
有點年紀的四川人,很多應該曉得,“篾”另外還有個發音為i(音同“迷”),這個發音又是咋來的呢?
它不是由於“篾”是多音字的原因帶來的發音,而是過去另外還有一個字,也是“篾”的意思,這個字就是“?”字。
?:【集韻】民卑切,音彌。竹篾也。
北方方言多用此字,如“黍杆i兒”,“竹i兒”、”玉米杆i兒“,這個指秸稈剝去皮后里面的那個杆子的外層,可以用來編造器具。“i”字就是”?“字,來源於唐宋的用法。
南方地區因為竹多,少用黍杆、玉米杆、葦杆等,說起“?條”、“?片”基本等同於“竹篾條”“竹篾片”了。
“?”和“篾”意思相同,兩個字應該也共用了不短的時間,所以過去說起“竹篾”可能竹ié、竹i都在說。
由於“?”字更為生僻,過去識字率也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四川民間方言中,“?”逐步悄然消失了。“彌”都簡化為“彌”字了,“?”的簡化字【??彌】很多輸入法都還顯示不出來,就是一個證據。
但是“?”字的發音i,卻悄然轉移給了“篾”字,讓很多四川人以為,“篾”有ié、i兩個發音。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四川方言各片區的相互影響,一個典型就是岷江話中,很多ie韻的字會變為i韻,如:姐jiě→ji,爺yě→yi。所以也不能排除【篾ié→i】是岷江話影響的結果。
以上僅為筆者推論,因筆者非漢語言專業,如有謬誤還望海涵。碼這些文字的目的本就是為了交流探討,以便為四川方言的傳承做點小事情。
【第二節】四川話中幾個表示食品、蔬菜焯水的方言動詞
泹(音dǎn,同膽):蔬菜在開水裡面稍微煮一下。比如菠菜涼拌時,在開水裡面泹一下,既可以去除草酸,又可以去除生味。
汆(音cuān,同川):四川話裡,汆比泹的時間更短,通常是葉菜在開水裡過一下就行了。比如四川人愛死了的豌豆顛兒,速度必須要快,不然煮老了就不爽口了。
撩(liáo,這個字不確定是哪個,發"聊"字的音):廣漢在用,程度在泹之上,多用於肉類。例如:過去農曆初一、十五日,農村習慣撩個刀頭敬祖。
以上泹、汆、撩,大體就是普通話的焯(音超),但我基本沒聽過四川人說焯。
以上解說基於川西壩子四川話,如有其他說法,歡迎留言補充。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