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四川省轄縣級市。古稱漢州,別名雒城,市區北距德陽市旌陽區城區19公里,南臨成都市新都區20公里,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
秦置雒縣,西漢高帝置廣漢郡,因“疆域之廣,至於漢水”而得名。廣漢市位於“天府之國”腹心地帶核心區,自古就有“益州門戶、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說,是成都的北大門。境內廣漢三星堆遺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如今的四川方言,主體是明代形成的西南官話,隨著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又有湘方言、客家話以方言島形式存在,加上岷江流域保留下來的四川土著“蜀語”(下文筆者稱岷江話。有學者稱“南路話”,但是南路話其實是過去成都市區對雙流一帶岷江話的稱謂,沒有代表整個岷江流域蜀語的內涵,所以筆者沒有采用這個說法)。各種方言相互影響,大大豐富了四川方言的詞彙量,比如,在雲貴川地區,西南官話成渝片是融合湘方言詞彙最多的地區。
由於廣漢較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話中的各種漢語方言,即西南官話(成渝片)、湘方言、岷江話、客家話,廣漢話中都是存在的。
廣漢方言的主體是西南官話(成渝片),湘方言以方言島形式分佈於小漢、金輪、松林等鄉鎮,岷江話和客家話沒有明顯的方言島,過去幾乎都是零星以家庭形式分佈。
現根據筆者所瞭解的廣漢方言情況綜述如下:
1、廣漢方言的主體方言是西南官話成渝片,和成都話相似度90以上。
2、廣漢方言中還有相當的湘方言使用者,主要分佈於小漢、金輪、松林等地方。筆者鄉下老家新華(如今已併入小漢鎮)也分佈了一些,小時候家對門李家院子上了年紀的都說老湘語,因此從小就聽得懂湘方言,會簡單說一些。
“幾港幾打幾,幾港冇打幾。到底打幾冇打幾,鵝茲嗡淆嘚”就是典型的老湘語。
過去沒有西南官話、湘方言這些語言學概念,當時農村都把湘方言稱為“湖廣話”,把客家話稱為“土廣東話”。現在的命名,分別叫“老湘語(或老湖廣話)”和“客家話”。
如今老湘語方言島中,40以下也基本說西南官話了,大概屬於會聽不會說了。當然不排除還有少數人在方言島說湘語,外出說西南官話,屬於雙語都會的。
3、由於和周邊的岷江片區什邡、彭州毗鄰,廣漢過去也有部分人說岷江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偶爾能聽到廣漢人講岷江話。
記得有個表叔的兒子,算是遠房表兄弟,小時候一起玩耍過,滿口岷江調。
捉迷藏時,他說:“我的貓/?/啊?”,輪到他去躲藏,他就喊:“熱/ra?/嘍!”
“貓”和“熱”的發音,大大區別於我們院子裡的小夥伴,直到近年研究方言才明白這是岷江話。熱/ra?/是四川方言中岷江話留存的中古漢語入聲發音,當時不懂這些,還笑話他。
隨著語言的融合,西南官話(成渝片)佔有強勢的地位,實際的岷江話界限如今已經大大退縮了。前面的方言分佈圖中,成都市區被岷江話包圍,實際什邡、新都等成都北部區縣幾乎聽不到岷江話了。廣漢更是很難聽到了。
4、根據2000年前後的方言分佈調查,廣漢也有客家話分佈。筆者聽了短影片平臺的客家話,發現從小到大認識的廣漢人,沒人講過客家話。
上週在同學群聊天,聊到了這個話題,有兩個同學稱他們的外公就是客家人,其中一個同學說還有族譜記載,來源於廣東,證實了廣漢方言中客家話確實存在,但如今和岷江話一樣,比較式微,很難聽到的。
在多用方言存在的環境裡,廣漢話的詞彙除了如今西南官話(成渝片)的詞彙,還有一些西南官話(成渝片)少見的詞彙,個人整理如下:
1、九棘(jiu ji音久幾)
過去不了解,一直以為是久幾。
九棘本義為地位高貴、高大上,廣漢話中“九棘”引申為了不起、珍貴等,但多用於貶義。
例:1你覺得你好九棘啊?(你覺得自己了不起了,要不完買不到的樣子。)
2你這東西好九棘嗦?(你的東西我不稀罕!)
2、爭欠
“爭”,字典有收錄,表示差、欠的意思。廣漢說也說“爭欠”。
1莫得哪個爭欠你的!。
2死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