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彙,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的“蹲”,四川人口語中幾乎不說。在四川方言中,我們多用“跍”來表達。
四川方言中,“跍”字發音為(ku,同川話“哭”音)或(gu,同“姑”音)。這是西南官話成渝片主要發音,其他地方發音或有變化,未一一調查。
跍:“蹲,兩腿儘量彎曲,像坐的樣子,但臀部不著地” (朱建頌《武漢方言詞典》),這是“跍”字完整的現代詞義解釋。
表示蹲的“跍”字,經歷了“居”→“踞”→“跍”的演變。
最早表示“蹲”的字,是“居”。
“居”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彎曲的人體的“屍”和聲旁“古”組成,表示腿腳彎曲、身體不動地蹲著。本義是蹲著、閒坐。
《說文解字》居:【卷八】【屍部】九魚切,蹲也。蹲:【卷八】【足部】“蹲,居也。”二字互為轉註,字義相同。
後來,為“居”加了個“足”,另造了個“踞”字,這是受漢字形聲化趨勢影響而構造的一個字。而“居”字則不再表示蹲,而轉而用於表示居所、居住等今天的字義了。
《說文》:“踞,蹲也。從足,居聲。居御切。”
“踞”又衍生出“跍”字,專門表示蹲,另外“踞”本字又衍生出盤踞、依靠等其他詞義。
民國二十八年 《巴縣誌》 卷五 《禮俗 · 方言》: “《說文》: ‘居,蹲也。’ 或作踞,居聲。古韻在模部,音如姑。《廣韻》: ‘跍,蹲皃。’音枯,見溪轉也。跍即踞之省。今俗呼居如姑, 猶存古語。又轉跍為入,音如窟。”
《巴縣誌》的這段記載,就講清了“居→踞→跍”的發展過程。
再看其他一些資料:
《廣韻·模韻》: “跍,蹲皃。”
清·張慎儀《蜀方言》捲上: “踞地曰蹲,曰跍。”
《蜀語》: “蜀語謂蹲為居,音如姑,古語之遺也,旁轉溪紐為跍。《廣韻》: ‘跍,蹲貌。’音枯,蓋即踞之省也。”
民國三十一年《西昌縣誌》卷五《禮俗志·方言》: “屈兩足以蹲曰跍。苦平聲。”
《戲曲劇本選集·五臺會兄》: “手扒欄杆過橋嘴,但見烏鴉跍幾堆。”
在今天的四川方言中,“跍”仍然是個常用字。
例句:
1、他跍在那裡等你們,腳都跍麻了。
2、屙尿要跍倒屙!(教小孩語,免得打溼褲子)
3、一個模樣周正的中年婦女,撐一把黃油紙傘,跍在戲園門口,守著一籃花,花攤開在一塊溼毛巾上,她有一聲無一聲地吆喝……“梔子花!茉莉花!梔子花咧!”(彭建新《紅塵三部曲?孕城》)
4、“一對小兩口在北京打拼,孩子隨奶奶在武漢生活,奶奶只會說武漢話。孩子去了北京,媽媽讓她上廁所時蹲下來,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原來她只聽得懂奶奶說‘跍倒’……”胡全志先分享了一則身邊的趣聞,臺下許多聽眾連連點頭。(楊揚,楚天金報2015531)
部分南方地區另有方言造字,用的“立”字沒有上面那一點。“立”無點即非立, 所以用於表示蹲。字型檔基本未收,簡單介紹一下。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