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章 形容速度快的地道四川方言:猋

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彙,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形容速度快,多用成語如呼嘯而過、風馳電掣、健步如飛、大步流星、迅疾如風、神速無比等來表達。用地道四川方言詞彙來表達,多說“猋”字,一個字就搞定了。

猋,普通話音biāo,同“標”音。四川方言發音同。會意字,從三“犬”。本意為犬狂奔的樣子。引申泛指奔跑,又可以表示暴風、旋風,此義後作“飆”。

《說文·犬部》: “猋,犬走貌。從三犬。”段玉裁注: “引申為凡走之稱。”

《字彙·犬部》: “猋,犬疾走貌。” “猋”本指犬跑得很快,引申為指速度快、動作迅速等。

《廣韻·宵韻》: “猋,群犬走貌。”

《楚辭·屈原 〈九歌·雲中君〉》: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注: “猋,去疾貌也。”

明·李實《蜀語》: “快走曰猋○猋音標。”

清·張慎儀《蜀方言》卷下: “疾行曰趖,曰猋。”

清光緒八年《黎平府志》 卷二下《風俗·方言》: “快走曰猋。”

《昭通方言疏證》:“昭人謂急走曰猋,又凡物飛躍前亦曰猋。”

亦作“儦”。儦,發音biāo,本意是行人眾多的樣子,很多人跑動的樣子。

《說文·人部》: “儦,行貌。”

章炳麟《新方言·釋言》: “今通謂疾走曰儦,音如麃。”

民國十三年《江津縣誌》卷十一《風土誌·方言》: “邑語謂疾走曰儦,如雲一儦就過了,一儦就攏來了。”

民國十八年《合江縣志》卷四《禮俗·方言》: “儦,疾走。”

湘楚之地也說“猋”,考慮到“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川渝之地的“猋”,或由移民帶來。

楊樹達 《長沙方言續考》: “曹君孟其雲: 《集韻》: 猋,馬行疾也。長沙言馬行疾曰發猋。”

《楚辭·九歌·雲中君》: “猋遠舉兮雲中。” 宋玉 《九辯》: “何氾濫之浮雲兮, 猋壅蔽此明月!”

《漢書·司馬相如傳》載《大人賦》: “猋風湧而云浮。”“猋” 即快、迅速。

文獻典籍中,“猋”多指人疾走,長沙方言也指馬疾行。

筆者理解,四川方言中,凡人或動物、交通工具等,快速的經過均可謂“猋”。這個快速,是相對參照物而言。

比如汽車從身旁疾駛而過,可以說“那汽車一猋就過去了”。飛機雖然速度快的多,但是距離遠,給人的直觀感受反而不是很快,所以飛機飛過反而一般不說“猋”。

再結合生活場景舉幾個例子。

1、那狗一下就從他身後猋到前面去咬那陌生人,把他嚇了一跳。

2、那汽車一猋就過去了,號牌都沒看清楚。

3、“你還猋得快喃,才一哈哈兒就把我們攆到了(追上了)。”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