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彙,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的“打(擊打)”,四川方言就有多種表達方式,如:“搧”、“摲”、“敲”、 “抖”、“扙”、“錘”、“擂”、“舂”與 “甩”等,體現了四川方言表達方式的多樣性。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說文解字》裡的很多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裡已經幾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裡,還完整地儲存下來了,今天說說四川方言的“揙”字。
揙,普通話音biǎn,音同“扁”,四川方言發音相同。基本釋義:1 撫。2 擊。3 古同“扁”。這幾個釋義都是古漢語中的詞義,今普通話基本不使用“揙”字。
四川方言中,“揙”字的常見詞義即為“擊打”。另外,此義項西北地區一些方言中也有使用。
如《固原方言辭典》揙:揍,打: 他把兒子捉住~了一頓。《說文解字注》: “~,搏 也。” 《玉篇》: “搏也,擊也。” 中古音幫母去聲,今讀音相同。
再如《關中方言詞典》揙:擊打。例:捶揙了他兩拳,將他揙了一頓!|美美將他挃(dié)揙了一頓!
再如晉語 :神木方言,揙指用手掌打。
“揙”字在四川方言的幾個主要釋義,分述如下(實際口語中也常作雙音節詞“揙整”):
一、揙,釋義為擊打、揍
《說文·手部》:“ 揙,撫也。從手,扁聲。”段玉裁注本改作“搏也”。王筠 《說文句讀》卷二三: “今本皆作搏也。”
《玉篇·手部》: “揙,搏也,擊也。”
《廣韻· 仙韻》: “揙,揙擊。”
《集韻 ·蹁韻》: “揙,撃也。”
《康熙字典·手部》: “揙,《唐韻》: 卑連切,音鞭。擊也。”
清·史夢蘭《燕說》卷二: “以夏、楚撲人曰揙。揙音扁,又音辮,又音鞭。《唐韻》: 擊也。”
《玉蟾記》第十六回: “趙懌思狼吞虎嚥, 棗核釘揙拖帶叉。”
筆者舉例:
1、小明在外頭闖了禍,一回家就被他老漢兒狠狠揙了一頓。
2、那個賊娃子被逮到了,村民們你一拳我一腳,好好地把他揙了一頓,直到聞訊而來的民警再三制止才停下來。
二、揙,釋義為玩弄、折磨
揙釋義為玩弄、折磨時,要根據語境及後果來判斷具體詞義。
舉例如下:
1、如今的人,有事莫事就拿到手機在那揙。(玩弄)
2、小明很:()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