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彙,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中,鋒利的金屬片、植物葉片等“割”傷面板,如果面板被割開傷口,地道四川方言多用“豁”字;如果面板是淺淺的傷痕有刺痛感,通常用“蠚”字。
“豁huo”與“蠚hē”在四川方言發音都是ho,實際造成的傷害程度不同,所以要根據語境,才能確認具體說的哪個字。
例如:
1、“豁”了個口口。指面板被割開一個小口。
2、“蠚”了個柳柳。指面板被劃出像枝條一樣細長的傷痕。
“豁”字比較常見,大多數人會說會寫,下文主要介紹“蠚”字。
四川方言中,刀片葉片傷曰“劃或豁”,尖銳物傷曰“鐍”,毛絨狀動植物傷曰“蠚”。
蜇,普通話音zhē,動詞,1指蜂、蠍子等用毒刺叮咬人。2刺痛;刺傷。
唐·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苦鹹酸辛,雖蜇吻裂鼻,縮舍澀齒,而鹹有篤好之者。
鐍,發音ju。<動>刺,錐。如“小明遭蜂子鐍了”即“小明被蜜蜂蜇了”。
《廣雅·釋詁一》:“鐍,刺也。”
《集韻·術韻》:“鐍,錐也。”
有些地方如我地廣漢話則習慣說“錐zui”:仙人掌的刺錐到人精痛。
今四川方言有些特定場景,又說“蠚”,如八角丁(俗稱蠚辣子)蜇傷,就說“遭蠚辣子蠚了”。而很多古文獻,被蟲蜇傷都說“蠚”。
下面就來看看“蠚”字在古文獻的音義和使用。(下文“螫”字,即“蜇”字)
蠚:《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郝。《類篇》蟲毒。《廣韻》螫也。《博雅》痛也。《詩·小雅》捲髮如蠆。《疏》蠆,螫蟲也。螫又作蠚。
《說文· 虫部》: “蠚, 螫也。”段玉裁注: “蠚、螫蓋本一字,若聲赦聲同部也。”
《山海經·西山經》: “(崑崙之丘) 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漢書·田儋傳》: “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顏師古注引應劭: “蠚,螫也。螫人手足,則割去其肉,不然則死。”
明·李實《蜀語》: “蟲螫人曰蠚○蠚音壑。”
民國十五年《南川縣誌》卷六《土音土語》: “蟲螫人膚曰蠚。音霍。極蠚人之蟲曰蠚辣子。”
民國十五年《簡陽縣誌》卷二十二《禮俗篇·方言》: “為物所螫曰蠚。”
“為物所螫曰蠚”,但今天四川方言中,“鐍ju”、“錐zui”、“蠚”並用。毛絨狀動植物傷曰“蠚”,“蠚”字用於被蜇的場景實際不多了,其他多用“鐍”、“錐”了。
四川方言歇後語:墳園頭栽芭茅--蠚(豁)鬼。“豁ho”為“蠚ho”同音借用。芭茅葉邊比較鋒利,容易被劃傷。歇後語“蠚鬼”借音為“豁(和ho)鬼”,指騙人。
蕁麻在川渝地區則叫“蠚麻”。何麼爺登時就象摸著了~似的,一身神經都緊張得生疼。(例引《四川方言詞典》)
衍生詞彙:蠚毛蠚掃(形) (~的)形容象蕁麻刺在身上那樣的感覺:你理的啥子發喲,背上盡掉些頭髮樁樁,~的! (例引《四川方言詞典》)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