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李斯之才

李斯大才

秦宮深深,殿宇巍峨恢宏,雕樑畫棟間盡顯秦國之威嚴與霸氣。秦王嬴政身著黑色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咸陽宮的書房之內。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著嬴政那張冷峻而又充滿睿智的面龐,他的雙眸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此刻卻透露出一絲凝重與沉思,正於書房內來回踱步,袍角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擺動,每一步都彷彿踏在歷史的節點之上。他心中細細謀劃著六國的戰局與秦國未來的走向,此時的他,雖已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跨越了諸多艱難險阻,取得了不少關鍵勝利,然而前路依舊荊棘叢生,恰似一片迷霧籠罩,讓他難以窺見那最終的曙光。

此時,李斯輕步邁入書房。他身形修長而挺拔,一襲黑色官服整潔得體,腰間佩玉,行走間發出輕微的碰撞聲,為他增添了幾分沉穩與莊重。他神色恭敬謙遜,微微低頭,但那一雙眼睛卻難掩其中的睿智之光,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熠熠生輝。

“大王,”李斯輕聲開口,聲音平和卻又堅定有力,在靜謐的書房內清晰可聞,“臣聞治天下之要,首在用人與明法。用人得當,則賢才匯聚,政令暢行;明法嚴謹,則百姓知規,官吏守矩。如今趙國雖已覆滅,然其餘諸國尚在,且各自心懷鬼胎,合縱連橫之事仍有可能再生變數。當以長遠之策圖之,方可成就秦國之萬世霸業。”

嬴政聽聞此言,微微頷首,那冕旒上的玉珠隨之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目光深邃地落在李斯身上,眼中閃過一絲欣賞與期許,“愛卿所言正合寡人之意。寡人慾廣納賢才,充實朝堂,以佐霸業,愛卿有何高見?”

李斯略作沉思,雙手交疊於袖中,腦海中迅速梳理著思緒。片刻後,他拱手道:“大王,可頒詔四方,許以高官厚祿,招徠各國能士。此舉一則可彰顯大王之愛才惜才,廣納天下之心;二則可將各國人才盡收囊中,削弱他國根基,充實秦國智囊。同時,於國內大興學宮,選拔聰慧幼童及有志青年,延請名師宿儒,使其研習律法、兵略、農桑諸藝,悉心培養,以為國用。且今秦法雖嚴,然細則尚有可完善之處,當明定賞罰,使百姓知所趨避,官吏有所遵循。賞當及時且豐厚,以激勵賢能;罰當公正且嚴苛,以震懾奸邪。如此,秦國上下一心,人才濟濟,何愁大業不成?”

嬴政眼中一亮,仿若夜空中劃過的璀璨流星,瞬間照亮了整個書房。他情不自禁地撫掌讚道:“善!愛卿之策甚佳。寡人得愛卿,猶如魚得水也。”遂命李斯即刻著手草擬詔書,全力推行這一人才之政,言辭間滿是對李斯的信任與倚重。

詔書頒行之後,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各國激起千層浪。各國賢才聞風而動,懷揣著各自的抱負與理想,紛紛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咸陽城一時間熱鬧非凡,各方才俊匯聚於此,或高談闊論治國方略,或切磋兵法謀略,或研討農桑水利,整個城市都瀰漫著濃厚的學術與進取氛圍。

李斯親自主持考校這些入秦的賢才,他不辭辛勞,每日端坐於考堂之上,認真聆聽每一位應試者的見解與主張,仔細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神色氣質,憑藉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準的判斷力,量才而用,將有才之士安置於合適的職位,使其能夠各展所長,為秦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其間,有韓國公子韓非入秦,其聲名早已如雷貫耳,才高八斗,擅長著書立說,於法家之學見解獨到深刻,所著文章在各國流傳甚廣,一時之間,咸陽城內無人不知韓非之名。

嬴政聞韓非之名,心中大為震動,仿若聽聞了一位隱居已久的絕世高手現世,急欲召見,以探究竟。李斯得知此事後,心中不禁憂慮重重,猶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他深知韓非之才學高深莫測,其法家思想之深邃、見解之獨到,一旦得到嬴政的賞識與重用,自己在秦國朝堂的地位恐將受到嚴重威脅。但他面上仍不動聲色,神色平靜如水,向嬴政進言:“大王,韓非之才雖高,然終為韓國公子,血脈親情難以割捨,其心未必盡向秦國。不若先觀其言行,再做定奪,以免引狼入室,壞了秦國的大事。”嬴政聽後,沉吟片刻,心中權衡利弊,覺得李斯之言不無道理,便聽從了他的建議,暫壓下召見韓非之心,改為暗中觀察。

李斯暗中留意韓非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他發現韓非果然心繫韓國,雖對秦法的精妙之處多有讚譽,言語間卻流露出對韓國命運的擔憂與不捨,且在與秦國諸臣的論辯中,隱隱有倡導六國合縱以抗秦之意,試圖以唇槍舌劍為韓國尋得一線生機。李斯深感韓非留之無益,若任由其在秦國施展影響力,必將會對秦國的統一大業造成阻礙,遂向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