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章 奉禮郎釗

大唐的王爺很多。

主要是這會兒的人結婚實在是太早了,十五六歲基本上就有第一個孩子了,活到五十來歲有個八九十來個兒女相當正常。

而且皇帝家條件又好,衣食無憂,媳婦也多,自然兒女也就多些。

不過這個時代的婦產衛生技術條件有限,養孩子基本上靠天,夭折是普遍現像。

要不然得家家都有足球隊,甚至有的還有後備青年隊。想想都挺帶感的。

話說回來,足球這玩藝兒唐代就比較盛行了,皇宮裡就有兩個足球場,還有馬球什麼的。

雖然歐美因為壓制中國宣揚自己的目的大量篡改偽造了歷史,但事實就是事實,是抹不掉的。他們掩蓋不了一切科技科學發源於漢唐的事實。

四大文明古國?呵呵

武懷錶一溜小跑衝進後府南堂:“郎君,郎君。諸,諸王和公主來,來訪。”

嗯?正在寫東西的張軍愣了一下,抬頭看向武懷錶:“諸王和公主?”

“是。韓王睦王郴王忻王四位親王,護送昇平公主攜奉禮郎來訪。”武懷錶舉了舉手中的名刺。

“真的?”張軍繼續發愣。

“昂,真的。”武懷錶點了點頭。

“沒有宣王?”

“沒有。”武懷錶搖了搖頭。

張軍放下筆用手輕輕敲了敲桌面:“行至何處了?”

“驛卒報,行刺於城南十五里驛莊。”

張軍想了想,重新拿起筆:“到五里再報。”

“諾。”

“著人酒掃,備樂,備馬,著帳儀出城。”

“諾。”

張軍本來不想搭理他們,來就來唄,來了好好招待,明日晚召府內五品以上官員來設個宴也就完事了。

可是想了想,還是去迎一迎吧,必竟是幾位親王與長公主同來,都是皇帝的家人,姐姐,兄弟這些,雖然對自己沒什麼實際影響,但必竟也關係到皇帝的臉面。

而且李適這個人比較念情,向來對這些姐姐弟弟敬愛有加,也免得生了什麼間隙。

再說昇平公主的把兒子也帶來了,也需要表達一下對已故尚父的尊重。

奉禮郎郭釗雖然才十二歲,但必竟是剛剛過世兩年的尚父郭子儀的嫡孫,代宗李豫的親外孫,深得皇室喜愛。

關鍵是他有五個伯父兩個叔叔。

大伯父太子少保,代國公郭曜已經去世,但兒子郭鋒位居光祿少卿。

二伯父郭旰也已經去世,死在平叛安史之亂的戰場上。

老三郭晞,太子賓客,掌秘書省,趙國公。

老四郭昢,正議大夫,光祿卿,信國公。

老五郭晤,撿校尚書右僕射,兵部尚書。

他爹郭曖,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同正員,駙馬都尉。

他七叔郭曙,檢校左散騎常侍,太府卿,充左金吾衛大將軍,祁國公。

他八叔郭映,太子左諭德,太常卿。

他還有八個姑姑,都嫁到了各大世家。

而且郭釗雖然是家中的老二,但他哥哥是庶出,他是嫡長子。

他爺爺郭子儀不只打仗厲害,也是真能幹,他奶奶是真能生,而且還能養。教子有方。

就他家這一盤子端出來,那就是大唐這會兒最大的大馬蜂窩,誰沾誰死。

那些世家門閥也得避其鋒芒。

他媽昇平公主當年因為發公主脾氣被他爹郭曖一頓抽:真以為你是公主就牛逼呀?皇帝那是我爹不想當,要是他想當還有你爹事嗎?

這話傳到李豫耳朵裡也不過就是一笑,因為這是實話。

李豫還帶著她給郭子儀道歉,囑咐她好好過日子。這就是打金枝的故事。

張軍雖然不懼老郭家這一門國公,但是也犯不著因為些小事生出齷齪來。

這還不是最關鍵。

郭釗還有個堂叔叫郭昕,這會兒撿校尚書左僕射,安西大都護,安西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

這是張軍心中無比尊敬的人。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

郭昕帶著將士們,沒有支援沒有軍晌,守衛了西域五十多年,戰至滿頭白髮,戰至全軍覆沒。就在784年這會兒,大唐境域已經恢復了和平安寧,恢復了生產,官員繼續享樂,百姓安居樂業的時候,

郭昕帶著他的部下正在西域戰鬥,堅守著那份忠勇和赤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