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元的裝置連同廠房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年輕的工程師神情沮喪地接受公司高層的調查。出乎意料的是,這位高管問他的第一句話竟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沒有?”他吃了一驚,回答道:“我們的這個試驗行不通。”高管說道:“這就好,實驗室廢掉了我們可以再建,可怕的是我們什麼經驗也沒有得到。”

後來,這位工程師不再為這次事故而沮喪,他開始嘗試用另外一種方法,在他所在的領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便是日後帶領通用電氣公司成為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並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

同樣一件事情,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思考,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陰鬱的心情也會得到改善。遇到挫折時,可以想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敗的時候,可以用“經驗也是一筆財富”的念頭來安撫自己。這不是一種消極的遁世,而是一種收放自如的生活姿態,“低下頭顱,是為了更高地揚起”!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正確認識你自己

愛因斯坦小時候很貪玩,不愛學習,他的父母為此憂心忡忡。一天,愛因斯坦像平常一樣,準備和夥伴們一起到河邊釣魚,父親攔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父親講道:“昨天我和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大煙囪,他在前面,我在後面。鑽出煙囪時,我發現傑克全身都被煙囪裡的菸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菸灰也沒有。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洗了又洗。傑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以為他自己也一樣,於是沒有清洗便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後,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愛因斯坦聽後,幡然醒悟,從此發奮苦讀,終於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就篆刻著“認識你自己”的銘文。然而直到今天,人們在認識自我時,時常由於受到外界資訊的暗示,將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心理學上將這種普遍的心理現象稱作“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是自己的真實寫照。這個效應是以一位廣受歡迎的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來命名的。他曾經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的節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為了證實“巴納姆效應”對大眾的影響,精心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給一群人做完人格特徵測驗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其中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真實結果,另外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令他感到驚訝的是,絕大多數的參加者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第二份結果更為精確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認識自身未必比了解他人要容易。認識他人時,我們容易站在理性的角度,做出較為公允的判斷。然而對於自身,因為太過於熟悉,習慣用感性的眼光審視自我,再加上時常受到外界資訊的困擾,我們在心中勾勒出的自我形象,往往與真實的自己相去甚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藉助外界的資訊來評判自己,經常得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或許你原本就是一隻極具天賦的“白天鵝”,只是因為才能還未發揮出來,卻因為別人不公正的評判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一隻“醜小鴨”;在與異性交往時,對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止都會在心頭掀起漣漪,成為自身魅力的重要評判依據;或許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話,便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對自己有成見,無端生出惱怒、嫉恨等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心緒。

有些時候,我們不僅將別人的評判當做窺視自我的鏡子,更將大眾的特徵當做自己的特質。一位心理學家根據大多數人的心理特徵,寫下了這樣一段描述性文字:“你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自我批判的意識。你有很多特殊的能力,有望成為你的優勢,但還沒有全部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輕鬆地克服它們。你喜歡每天的生活都有新意,討厭受到束縛。你喜歡獨立思考,並因此而自豪,有時也會聽取別人的建議,但如果沒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