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沈從興

“唉…”

一陣冷風襲來,梁澤回過神來,緊了緊衣服,下了城頭。

因為燕雲十六州被遼國佔據,北方失去屏障。

雖說這些年宋遼之間一直保持著相對和平的局勢,但是每年入秋後,遼國都會有小股騎兵進入大宋境內劫掠。

靠近邊境的數州,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朝廷對此也很是無奈,為了防備遼國,朝廷在北方邊境城池駐紮了大量兵馬,然而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北方一馬平川,根本防不勝防。

朝廷派遣使者去遼國質問,遼國卻說他們根本沒有派過兵馬,那些都是馬匪,和遼國朝廷無關。

那些前來劫掠的騎兵分散成許多支,每一支人數雖然不多。

然而大宋缺馬,多是步兵,疲於應對,難以圍剿。

一開始邊軍也曾試著圍剿過,但是效果很一般,反倒是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不過以前遼國派來劫掠的騎兵,只搶那些沒有城牆保護的村鎮,畢竟他們人數不多,沒有攻城器械,自然不可能攻城。

更不會對有重兵護送的運糧隊伍動手。

然而今年非常奇怪,竟然對運糧的隊伍動手了。

英國公帶領大軍前來換防,也受官家之命前來巡邊,得知這個訊息後,只得派遣兵馬前往運糧路線上的縣城駐守護送。

宋遼停戰數十年,禁軍中普通士卒多數都是沒有打過仗的,就更別說地方廂軍了。

北方苦寒,一到冬天就會下大雪,若是不在入冬前存夠足夠過冬的糧食,萬一冬天大雪封路,邊境大軍就要斷糧了。

梁澤進入軍中,就掌管一營五百人,這次就奉命帶領手下兵馬,駐紮在距離邊境百里外的全縣。

他的職責就是等運糧隊伍抵達全縣,然後帶領手下兵馬隨行護送到幾十裡外的柳縣,到了柳縣後,會由柳縣的兵馬接著護送到邊城灞州。

之所以用這種接力式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派大軍隨同護送,是因為他們除了保障糧道通暢外,也有肅清遼國劫掠騎兵的職責。

梁澤不確定前身是不是在這次的任務中立的功,因此異常謹慎。

他倒是沒指望剿滅遼國劫掠騎兵來立功。

前身雖然從小練武,武藝還算不錯,卻從未見過血。

梁澤怕死,自然不奢望立功,只求能保證押送糧草的時候不出錯。

一旦糧草有失,他作為一營指揮使,干係重大,肯定要因此被問罪。

下了城樓,來到臨時存放糧草的大營,巡視了一遍。

負責隨行保護糧草的廂軍,是由一個副都指揮使率領。

梁澤雖然是指揮使,人家卻是副都指揮使。

別看指揮使和都指揮使之間只差了一個都字,但是兩者可是差遠了。

宋朝軍隊,百人為一都設都尉,五都為一營設指揮使,五營為一軍,設都指揮使。

當然了,這只是常制,像廂軍屬於地方軍,根據州的大小和重要性,一州的廂軍少的一兩千,多的數千上萬,但是每州只有一個都指揮使。

副都指揮使屬於正六品,不管是從官職還說品級上,副都指揮使都比梁澤官職高。

然而鄙視鏈這個東西,可謂無處不在。

宋朝軍隊中也有著鄙視鏈,太祖皇帝建立大宋後,杯酒釋兵權收了兵權,擇軍中精銳,充入禁軍。

宋朝的禁軍和別的朝代不同,並不單單是保護皇帝的,駐守邊境,打仗這些,都是禁軍的職責。

禁軍中的殿前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禁軍。

在大宋軍隊體系中,殿前司看不起別的禁軍,而其餘的禁軍又看不起廂軍,廂軍則看不起鄉軍。

梁澤雖然官職低,但是負責押運糧草的廂軍副都指揮使得知他過來,還是主動迎了出來。

“在下禹州廂軍副都指揮使沈從興,不知這位指揮使如何稱呼?”沈從興微微拱手道。

“你是沈從興?”梁澤驚呼道。

梁澤很快冷靜了下來,沈從興都說了他是禹州副都指揮使,那麼同名的可能就非常小了。

而且眼前這個沈從興看著剛剛二十出頭的樣子,年紀也算符合。

“你認識我?”沈從興驚訝道。

大宋有兩百多個州,每個州都設都指揮使一人,副都指揮使兩人。

也就是說大宋有五百左右的副廂軍都指揮使。

沈從興升為副都指揮使不久,也沒什麼名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