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外的多,而且就坐在蘇運昌的身邊,喋喋不休地問著他這邊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尤其是對這條流經蘇莊和漷縣,一直流到天津去的運河,十分得感興趣,從隋煬帝問起,一直問到了乾隆下江南。
好在蘇運昌也算是博學多才,從古到今也知道不少的歷史,許多的問題,在這個酒桌上,也只有他能夠回答得出來,就算是高長山自認為是這一帶有學問的人,也是不清楚的。如今聽到蘇運昌繪聲繪色地講出來,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至於另外那個叫作石本的傢伙,大家所說的話對於他來說,就彷彿是天方夜潭一樣。不過,他也會時不時地與飯桶竊竊私語一番,只是因為他們討論的時候講的是日語,蘇運昌坐得又遠,自然是聽不到的。
這張大桌子上所坐的八個人,飯桶坐在正對門處的中間,他的左邊是龜田,右邊是石本。在龜田的邊上,坐著的是蘇運昌,蘇運昌的身邊坐的是張全友;而石本的邊上,坐著的是高玉崎;高玉崎的身邊,坐的是高長山。高長山與張全友之間,坐的是皮振雄,他也是背對著大門的,實際上只是一個陪客。
酒菜上來之後,大家都舉起酒杯來,象徵性地喝了一口,在事先的時候,高玉崎已經向眾人說明了,這個飯桶股長雖然被大家背地裡叫作飯桶,吃飯的確也很多,但是卻滴酒不沾,所以他面前的酒杯,倒的是茶水。
因為最主要的客人不喝酒,而大家與另外的兩個日本人也不熟,也不知道這些日本人喜不喜歡被人勸酒,見到高玉崎這個主家一絲不勸,也便沒有人起身來給他們勸酒,所以這個酒桌上的氣氛很是沉悶,若不是龜田少佐總是問東問西地讓蘇運昌來回答,這個酒桌可以說是死水一潭了。
只是,酒過三旬之後,還是高玉崎當先地開了口,蘇運昌這才明白這些日本人來到漷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