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鋪設的大馬路上,馬路很寬,看去比瓦爾克魯克寬七、八倍……;估計除邊緣外,馬路長一哩(系荷蘭的哩,約等於英國的四哩)。在我騎馬所入的城門口,我見到一座很高的堡壘,其土牆很厚,周圍有一條又深又寬的溝渠。……城門外,是一大片郊區。當走在前面提到的那條大馬路上時,可見到它兩側還有許多大馬路,也是筆直向前的。……城裡的住宅排列得很整齊,一幢緊挨一幢,間距均等,就象荷蘭的住房一樣。…裡面的房間呈方形,其屋頂中間沒有閉合,雨、風和光線可以由此而入。居民就在那裡休息、用餐;但是,他們還有一些別的地方作廚房和其他房間。……

國王的宮廷非常大,內有許多方正的大廣場,四周長廊環繞,總有人在那裡守衛著。。…國王似乎有許多士兵,還有不少名門貴族,貴族來宮廷時都騎馬。……城裡可見到眾多男奴,正在手提肩挑水、薯蕷和棕櫚酒,他們說這些東西是為國王準備的,還有許多人在搬運馬吃的草料;所有這一切都運送到宮廷中去。……

凡此種種意味著,這個正在同葡萄牙人做買賣的民族有著很複雜的背景,能夠既不畏怯,也不好奇地跟葡萄牙人打交道。對西非人來說,伴隨葡萄牙人而來的貿易交往僅就其規模而言是新的。商業活動本身並非一種陌生東西;那時以前,他們長期地同遠至摩洛哥和埃及那樣的地區保持著貿易聯絡。因此,西非人對葡萄牙人前來所作的反應在方式上截然不同於當時美洲印第安人對西班牙人所作的反應。誠然,森林區居民以往與阿拉伯人無直接交往,對白面板的歐洲人、對其火器的巨大響聲、對這些陌生人自海上而來的事實(沿海諸民族對這一事實也非常敬畏),感到十分驚訝。然而,實情仍然是,葡萄牙人來到非洲後,並沒有象西班牙人在南北美洲那樣,引起混亂和崩解。因此,非洲人按自己決定的條件與歐洲人做交易。好幾個世紀裡。沿海酋長們一直拒絕讓歐洲人穿入內地,他們希望能保持自己作為歐洲買主和內地生產者之間的中間人這一有利可圖的位置。1793年,一位英國官員寫道,非洲仍是一塊未知的大陸,這〃與其說是因為伴隨穿入內地而來的危險或困難,不如說是因為海岸居民對允許白人透過他們的國家頗存猜忌〃。他把這種猜忌歸因於中間人的害怕,害怕〃他們與歐洲通商的好處會減少並轉移到鄰人那裡;或者,內地王國會獲得歐洲人的武器〃,成為危險的對手。

美洲印第安人與非洲黑人在抵抗歐洲人侵入的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這種差別,亞當·斯密早認識到了,他在1776年寫道:

儘管歐洲人在非洲沿海和東印度群島擁有許多重要的居留地,他們在這些地區還是未能象在美洲大陸及其島嶼上那樣,建立如此眾多、繁榮的殖民地。非洲以及東印度群島這一總的名稱下所包含的幾個地區,由諸野蠻民族居住著。但是,這些民族並未如同可物、孤弱的美洲人那樣軟弱、無備;而且…他們的人數也多得多。……因此,在非洲和東印度群島,要取代當地人,要將歐洲種植園擴充套件到原先居民所佔據的更大部分的土地上去,是較為困難的。

二、南北美洲

地理環境 歐洲人能輕易地侵入南北美洲,迅速地將這兩大洲置於自己的控制和開發之下。這一情景發生了,儘管東半球和美洲大陸為一片汪洋大海所分隔,儘管它們之間在哥倫布航海之前的歷史時期中未曾發生過有效的聯絡。亞當·斯密所提到的印第安人的〃可憐、孤弱〃的困境,確妨礙了印第安人堅持不屈地抗擊歐洲人;但是,某些地理因素也使他們更易遭受到侵害。

南北美洲和非洲大不相同,總的來說是易於進入的。南北美洲沒有阻礙外人進抵海岸的沙堤;其海岸線呈鋸齒形,使沿海港灣較海岸線平直完整的非洲多得多。而且,南北美洲內河水系十分發達,水路障礙甚少,為進入內地提供了便利通道;在非洲,則沒有象雄偉的、水流平緩的亞馬孫河、密西西比河或聖勞倫斯河那樣的大河。探險者很快就學會了使用當地的樺樹皮獨木舟,他們發現,經過較少的陸上搬運,能從大西洋劃獨木舟溯聖勞倫斯河而上,進入五大湖,然後,從那裡向南,沿密西西比河進入墨西哥灣;或者朝北,順馬更些河進抵北冰洋;或者往西,沿哥倫比亞河或弗雷澤河進達太平洋。

南北美洲的氣候通常也比非洲的氣候更富有吸引力。確實,亞馬孫平原炎熱、潮溼。大陸南、北兩極異常寒冷,但是,英、法移民在他們于格蘭德河以北開拓的殖民地內繁榮起來,西班牙人也在墨西哥和秘魯感到安適自在,墨西哥和秘魯成為他們的兩個主要中心。那裡的氣候跟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