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康王舊案

信你有治好她的本事。退一萬步講,即便你也無法醫治好他,但至少能讓他換個環境,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很相信你那個師父所在的勢力有醫治豹兒的本事。”

“欸,你知道先師的身份?”沈熠驚訝地道。他雖然知道趙君慧口中的“那個師父”是指無念道人,但還是感到震驚,畢竟無念道人的事連作為親生父母的沈泓和柳含煙都不知道。

“我再怎麼說也是皇族中人,且先父當年也還是有些身份的,想知道一些太祖皇帝時的往事還是很容易的。”趙君慧解釋道,“世人都說道宗弟子無所不知,那位既然是你的師父,想來你的手裡多少應該也有一些人脈。你既然要回山,不妨就帶上豹兒,若是能有道宗幫忙,豹兒應該很快就能恢復的。我知道這件事有些強人所難,但我可以拿你想知道的秘密來交換。”

沈熠微一沉吟,便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他其實也有將扈豹帶在身邊的想法,以便透過扈豹瞭解更多關於成國公府的事。但這種事他絕不能主動提起,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見沈熠如此果斷地答應了她的條件,趙君慧也不猶豫,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當年的往事說了出來。反正她也不怕沈熠反悔。畢竟像他們這種身份的人,講信譽可是極為重要的德行。

沈熠當年從水雲臺的三樓摔下來之後,很快便被路過的無念道人帶走了,在他沒有重返京都之前,可謂是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沈泓聽聞此事後,本想讓那個侯康給他的兒子償命,畢竟沈熠和侯康在水雲臺互相推搡的畫面被很多人看見了,而最終出了事的又是沈熠。按照《聖律》,出現這種情形,侯康無論如何都要被當作殺人犯暫時收監才行。然而,由於侯康的姑姑侯文瑜是先帝新納的妃子,且那時候正得恩寵,她便給先帝吹了些枕邊風。

早已昏聵的先帝哪還能禁得住侯文瑜的誘惑,於是親自下場,直接使了兩記昏招,想將沈熠“不幸身死”的事糊弄過去。其一,他提拔沈泓為東境邊軍的副都督,與老鎮國公沈桐一同掌管東境戰事。這也間接地導致了東境邊軍的身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有了沈家的烙印。其二,他命令義泉侯侯永帶著侯康以及一大批金銀珠寶親自當時的鎮國公府謝罪,希望得到沈泓和柳含煙的寬宥。然而,這畢竟是“殺子之仇”,鎮國公府又怎麼可能就這樣敷衍過去。

沈泓自然明白先帝的意思,作為人臣,他自然不好在明面上說什麼,可心裡卻無比煎熬,只得一面命人四處尋找沈熠,一面寫信給老鎮國公沈桐,希望得到老父親的建議,可當時的沈桐忙著與姜國打仗呢,一直沒有給他回信。但是,當柳含煙聽說先帝想將她兒子的事如此糊弄過去後,當場急火攻心,生了一場大病。病癒之後,她很快便意識到沈桐父子在此事中的難處,於是決定回孃家告狀,請前任御史大夫柳承給他的外孫做主。

柳承不僅是三朝元老,而且門生故舊遍佈朝野。只要他出面,先帝就算是再昏聵,也要給他三分薄面。可一旦回到後宮,聖帝又架不住寵妃侯文瑜的耳邊風,於是便與柳承玩起了拉鋸戰,將收監侯康的事一拖再拖。可惜,紙終究包不住火,侯文瑜在背後搗鬼的事還是被柳含煙知道了。這一次,盛怒之下的柳含煙決定不再忍讓,她要親自給自己的兒子討個公道。

說幹就幹的柳含煙當晚就讓人準備了被褥和飯食,然後來到了皇城應天門外的登聞鼓處。

登聞鼓的歷史非常悠久,其設立的目的是便於有冤案或急案者能擊鼓上聞,從而快速地成立訴訟。其設立使得百姓與皇帝之間有了一定連線,為社會正義的伸張帶來了很大的希望。

聖朝立國後,太祖皇帝也將登聞鼓的傳統繼承了下來,並將位置調整至應天門外。此地與政事堂非常近,一旦有鼓聲響起,當值的官員輕易便可以聽到。太宗皇帝即位後,又透過律法的形式確認了登聞鼓的崇高地位。《聖律》明文規定:“有人撾登聞鼓,主司即須為受;不即受者,加罪一等。”“朝堂所置登聞鼓,不須防守;有撾鼓者,令有司受狀以聞。”

柳含煙來到登聞鼓處,她並沒有急著擊鼓,而是讓下人先鋪好床,又慢悠悠地吃了晚飯。料定先帝已經熟睡之後,她惡趣味地看了一眼後宮的方向,這才“咚咚咚”地敲響了登聞鼓。

當值的“三省”官員聽到鼓聲,急忙跑了出來,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他們看到來人是鎮國公的兒媳婦之後,心裡更是慌得不行。但柳含煙卻一臉淡然,心平氣和地從魚符袋中取出一道狀書,請當值的官員交給先帝,並強調鎮國公府有大冤情要向先帝呈奏。

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