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無法證明;但他完全有可能說這樣的話。

太陽王讓人在凡爾賽建造一座巨大的宮殿。換算成今天的貨幣,花費了大約250到300億歐圓 — 對當時的狀況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宮中有4000人隨時為國王服務。從早上的穿衣到晚上的脫衣,總之他的一切行動都像是演戲,他是戲中的主角,其他人則是配角。和建造宮殿一樣,他在宮中的奢侈無度的生活也要花去很多很多的錢。此外,他還有一支龐大的軍隊,是一支“常備軍”,和平時期住在兵營中,也需要大批經費。

籌集這些必要的經費,是大臣科爾培爾的任務。他有自己的理財學說,認為,國際貿易就是一場戰爭。為了在這場戰爭中取勝,就必須儘可能多出口,少進口。對這種經濟政策最合適的生產方式,就是早期的工業企業,即手工工場。他用低息貸款和免稅等優惠政策給予促進。在手工工場中,各道工序配合協調,成百的專業和輔助工人,高質量地大量生產出服裝、地毯、傢俱、車輛等等各種產品,幾乎就像現代的流水生產線。為了儘快賣出這些產品,他擴建和新建了很多道路、運河和港口。為了低價售出這些產品,他降低了出口關稅;而外國的商品,由於進口關稅的提高,大多數法國人都因其過於昂貴而無法問津。這種經濟政策,人們稱為“重商主義”。他的首要任務是為了充盈國庫,但卻絲毫不顧及本國人民的疾苦。

1698年,一名顧問向國王報告說,“最近一段時間,有十分之一的居民淪為乞丐,只是依賴乞討才能得以生存;而其餘的十分之九中,有一半以上卻無力透過賞賜去幫助那些最貧窮的人,因為他們自己也幾乎遭遇同樣的命運。還有十分之四的人,其中十分之三也是狀況極度不妙,經常遭到司法案件的干擾。據我的印象,人們在法國對下層人民給予過少的關懷,和太少的扶持。因此,他們的大多數就成了王國中最墮落和最困苦的階層,但另一方面他們由於數量巨大,為國家做出過真正有益的貢獻,又是國家最重要的階層,是他們透過勞動、經商和納稅,養育了國王和整個帝國。”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他所留下的國家,從外表上看雖然還是那麼輝煌,內部卻是困難重重。國家財政面臨崩潰,法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已經動搖,法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儘管如此,路易十四對當時歐洲的許多君主王侯卻是偉大的榜樣。他們學習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執政風格,他的政策,人人都想成為一個小太陽王。和在法國一樣,這些國家的普通百姓同樣遭受苦難。特別是農民,受到最嚴酷的壓榨。他們要付捐稅,要為修建巨大的宮殿、修道院和市政廳,付出勞務。當我們今天欣賞那些華麗雄偉的建築時,不應該忘記他們。

英國的榜樣

在英國,1215年以後就再也沒有了君主專制制度。當時,在著名的“自由大憲章”中就已規定,國王只有在諸侯、主教和男爵們同意的情況下才有權增加稅收。一個由上層貴族組成的會議負責監督。這個會議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機構,在國王所有重要決策中進行諮詢。十四世紀以來,有身份的市民和地方騎士也參加了會議,後來就成了由兩部分組成的議會:貴族和主教組成“上院”,地方騎士和市民組成了“下院”。

到了十七世紀初,所有的國王和女王都同議會進行了合作,沒有出現值得一提的矛盾。但到了1625年,查理一世登基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他堅信自己是上帝所選擇來統治這個國家,而且應該按照自己的判斷來進行統治。他為此還援引了著名學者的論據,說在國家中只能有一個人決定,應該做什麼和不做什麼。這個統治者只對上帝負責。但議會和人民卻不同意他的觀點。幾年之後,矛盾日益尖銳,到1642年,終於發展成為內戰。議會的軍隊由奧利弗·克倫威爾(1599…1658)率領,他是一個極端的清教徒,自稱是“上帝的衛士”。在兩次決定性的戰役中,克倫威爾的軍隊大獲全勝。於是,他把所有不願跟隨他,主張和國王和談的人趕出了議會。然後,殘缺不全的議會把國王送上法庭,判處了死刑。1649年1月31日,查理一世在倫敦王宮前被斬首。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臣民起義要了國王性命的先例。

英國變成了共和國,克倫威爾成了政府首腦。他很少關注議會的權利,於1653年宣佈自己為終身的“護國主”,他依靠軍隊來統治國家,就像一個軍事獨裁。他的執政風格,幾乎和被處死的國王沒有什麼兩樣。他死後,由他的兒子繼任,由於十分無能,一年之後就被撤換。何況大多數英國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