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克魯格曼認為,世界經濟低迷狀況可能會一直持續到2011年,甚至更遠。

在華爾街之前經歷的數次危機中,警惕“大蕭條”重演都是市場極易發生的聯想。幸運的是,此前的聯想從未真正發生。這一次,類似的擔憂仍舊是多慮嗎?

【相關連結】華爾街回望1929

研究“大蕭條”的著名學者本·伯南克也許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在美聯儲主席的位置上,與另一場可能發生的“大蕭條”作戰。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將此次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看作是1929~1933年“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華爾街遭遇的最嚴重危機,百年一遇。

“將結束於1929年的投機風潮與現在的房地產泡沫做比較十分誘人,卻是誤導。”10月4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家》如是評論,不過,包括《經濟學家》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仍將“大蕭條”與當前的金融危機作對比,美國《時代》週刊乾脆將當前的危機稱為Depression 2。0。

其實,在華爾街之前經歷的數次危機中,警惕“大蕭條”重演都是市場極易發生的聯想。幸運的是,此前的聯想從未真正發生。這一次,類似的擔憂仍舊是多慮嗎?

一、危機表象似曾相識

銀行破產,保險機構告急,貝爾斯登、“兩房”、雷曼兄弟、AIG這些曾風光無限的華爾街巨人接二連三倒下,對未來的恐慌充斥華爾街,這一幕與七十多年前的“大蕭條”何其相似。

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羅伯特·塞繆爾森看來,兩場危機的相似之處在於,美國人在危機前都債臺高築。他在評論《是1929年再現嗎?》中寫道,上世紀20年代人們向銀行借錢購車、買家電,而在過去十年,人們則瘋狂舉債購房。這直接引發了金融體系的動盪,而金融系統的動盪也正是兩次危機的共同表象。

“大蕭條”始自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在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瀉13%,29日再跌22%。在接下來的3年裡,美國股票市場縮水89%,在1932年7月到達歷史低谷後,直到1954年才回到了1929年的最高水平。當時,絕望的儲戶們狂敲銀行的大門是常見的街景。

這場持續到1933年的“大蕭條”比以往任何一次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影響都要深遠得多。在這期間,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262美元下降到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從92美元降到7美元,國民經濟的每個部門都受到了相應的損失。

事實上,這次金融危機非常嚴重,有些資料堪比大蕭條時期。在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經歷了自1914年以來的周最大跌幅。從一年前的最高點以來,股市市值損失約為11萬億美元,佔GDP的80%。只有1929~1932年損失市值佔GDP的90%超過了這個記錄。全球計劃投入的救助資金已有3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6%。未來這個比例還很有可能增加。而羅斯福總統在1933~1939年期間,每年實施新政的投入也不過佔GDP的6%。

虹橋書吧。

第12節:直擊華爾街風暴2(12)

從3月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接管開始,美國金融市場的震盪迅速擴散。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破產,盛極一時的美國傳統投資銀行業只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苦苦撐持,後者也不得不轉為銀行持股公司。其後,AIG更被美國政府控股。以“黑色9月”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大事件為標誌,華爾街的信心徹底崩潰。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後的一個月內,世界銀行體系如多米諾骨牌一潰千里,股市幾乎崩盤。美國和歐洲的銀行被部分國有化,獨立投資銀行在美國消失。全球股市在截至10月15日的一年內損失了約27萬億美元,也就是縮水了40%。10月10日,道瓊斯工業指數盤中低至7773。71點,相比一年前的峰值剛好“腰斬”。英格蘭銀行估計,債券和信用證券的市值虧損將達2。8萬億美元左右,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的1。4萬億美元還要高出1倍,相當於全球銀行3。4萬億美元核心資本的85%。

此外,2008年4月到12月間,各國央行和政府或直接或間接向批發融資市場提供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以避免金融體系的全面癱瘓。同時,美聯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