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基金利率在2007年內降低了100個基點,又在2008年降了425個基點:2008年12月16日,該利率降至0~0。25%。
如今美國的利率政策,與日本央行對1990年日本泡沫危機的處理方式驚人地一致,不同之處只是美國降到接近零利率的速度快得多。
此外,經濟增長放緩與失業率上升等表象也是兩場危機共有的特徵。
在“大蕭條”中,企業破產109371家,私營公司純利潤從1929年的84億美元降為1932年的34億美元。 1931年美國工業生產總指數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業生產的縮減尤為嚴重,作為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標誌的鋼鐵、汽車和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更是明顯。在這三年中,有5000家銀行倒閉,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汽車工業下降了95%,1929年,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量從1929年的550萬輛下降到了1931年的250萬輛。1932年7月,鋼鐵工業僅以12%的生產能力運轉。到1933年,工業總產量和國民收入暴跌了將近一半,商品批發價格下跌了近1/3,商品貿易下降了2/3以上;佔全國勞工總數1/4的人口失業。
在那個時期,由於股票狂跌,美國自殺成風,人們跳樓成為一種風氣,當時美國一個非常著名的五星級酒店,它的前臺問候語本來是說:“先生,歡迎你來下塌。”後來都改成說:“先生,您是來住店的,還是來跳樓的,要先講清楚。”可見大蕭條對社會的打擊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在大蕭條的影響下,世界國際貿易也急劇衰退,它從1929年的686億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億美元、1931年的397億美元、1932年的269億美元和1933年的 242億美元,下降幅度超過以往國際貿易的最大下降數7%的很多倍。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失業率的升高也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各項重要經濟指標在不斷創出新低。到2008年11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達到53。3萬人 ,創下1974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失業率高達6。7%;11月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製造業指數也從前兩個月的43。5和38。9下跌到36。2,為1982年5月以來最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1月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萎縮0。7%。包括摩根士丹利、美洲銀行在內的79家機構,對美國經濟的預測中值為2008年GDP同比增長1。2%,在2009年則會出現0。9%的負增長。
二、熟悉的危機根源
兩場危機的成因也有相似之處。
對於“大蕭條”的成因,經濟學界至今仍存在不同觀點,但基本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需求匱乏導致了危機的發生,而與實體經濟脫節的金融市場則成了問題的爆發點。
吉爾伯特·菲特在其著作《美國經濟史》中寫道,在上世紀20年代初,經濟的不利因素就已出現:農業始終未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復,農民貧困,所謂工業部門工資水平較高的說法也摻了水,因為新機器把大批工人排擠掉了。在1920~1929年,美國工業總產值增加了50%,而工人數量卻未增多,工農作為消費主力,其收入降低必然導致國家總需求減少。而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20億美元增至35億美元,這已經大大超越了社會的購買力,銀行註定將嚐到資金鍊崩潰的苦果,而政府出臺對策過於滯後則加劇了危機。
◇歡◇迎訪◇問◇BOOK。◇
第13節:直擊華爾街風暴2(13)
此次次貸危機的爆發有著類似的根源:實體經濟出了問題,問題在金融市場暴露並擴大,不同的是今天金融市場的威力比“大蕭條”時期更為強大。本世紀初,遭遇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以及“9·11”事件的重創後,美國將房地產市場作為經濟引擎,這其實暴露了美國經濟缺乏實際增長點的問題。作為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更是以連續降息的手段刺激經濟增長,為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提供了溫床,高槓杆率的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地被髮明出來,在缺乏有力監管措施的情況下吹大了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房貸機構甚至借錢給明顯沒能力還貸的顧客。同時,大量廉價外國商品、尤其是“中國製造”的湧入使美國經濟長時間內沒出現明顯通貨膨脹,緊盯CPI的決策者們便輕信了天下太平的假相。
當房地產價格上漲時,非理性的市場還僅僅表現出其悅人的一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