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習的樂趣、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這樣,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他們才會越走越順暢。

那麼,在四年級這個關鍵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呢?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方法一:經常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玲玲是個性格內向的四年級小學生,有一段時間,她的成績下滑得很厲害,因此,她感到很沮喪。

終於有一天,玲玲哭著跑進了爸爸的房間,很傷心地對爸爸說:“爸爸,我想退學。”

“為什麼?”爸爸很奇怪地問。

“我……我感覺自己比別人笨,有些課程越學越退步。”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孩子!”爸爸說,“在我的感覺中,這一個月來,你的總體成績雖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有些科目上進步明顯。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個勤奮而又成功的孩子。”

“真的是這樣嗎?”玲玲略帶驚喜地問。

“真的是這樣的!照這樣發展,只要你能彌補一些課程的缺陷,你一定會重新取得優異成績的。”爸爸繼續說,“在我小時候,人們都認為我是個笨孩子,那時我真的很難過!但沒過多長時間,我就擺脫了難過的情緒,同時也擺脫了認為自己‘笨’的想法,你比我當年強多了!”

經過這次對話之後,玲玲內心深處重新升起了希望。她的信心又回來了,憑著自己的努力,玲玲取得了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在四年級,隨著所學內容難度的加深,不僅僅是性格內向的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因為學習不像以前那樣輕鬆了,他們甚至會誤認為是自己“笨”的原因。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正確而全面地認識自己,並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玲玲爸爸的做法就很科學,當孩子只盯著自己的缺點看的時候,爸爸讓她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並從她的優點入手,幫她找到了學習的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來自於他們的自我激勵外,還需要來自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說他聰明,他就聰明;家長說他笨,他真的會變笨,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講的“暗示”作用。

四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關鍵期(2)

提到“暗示”,我不得不批判咱們中國家長的做法了,咱們的家長在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學習好”時,都會這樣回答:

“哪裡呀,我家孩子不行”;

“我家孩子的功課不是很好”;

“我家這孩子,成績還可以,就是記憶力不好”;

……

這是家長們的一種客套、自謙的說法,但是,家長們知道,當你這樣說時,你的孩子會怎麼想嗎?

小旭今年上四年級,成績一直在班裡的中游,不上也不下。媽媽整天督促著她學習,但是她的成績還是在原地徘徊。為了能使孩子的成績提升上去,媽媽便向孩子的老師求教。

後來,老師找這個孩子談話,令老師吃驚的是,這個孩子張口閉口都是“反正我記憶力不好,怎麼學都不行了”。當老師把這種情況反饋給孩子的母親時,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孩子的母親經常在別人的面前自謙說孩子的記憶力不好。

“這孩子的記憶力不好”,雖然這只是家長對別人謙虛時說的話,但是,孩子聽到耳朵裡,卻認為這是家長對自己的真正評價。於是,孩子在這種暗示的影響下,記憶力就會真的變差了。所以,即使孩子真的記憶力不好,在學習方面真的有缺點,家長也千萬不可輕易批評孩子。

聰明的家長從來都是讚美孩子:

“你很聰明!”

“你在媽媽心目中是最棒的!”

“你將來一定是一個大人物。”

這就是“積極的暗示”,這種暗示對孩子尤其能發揮奇效。圍棋名手林海峰在幼年的時候,由於他的媽媽經常對他說:“你將來一定是一個大人物。”於是,他從小就以“大人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終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因此,如果家長懂得運用這種積極的暗示,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四年級這個關鍵期,而且孩子還會在這種積極的暗示中受益終身。

方法二: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

學習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慾望的有效途徑,當孩子有了學習興趣後,不用父母操心,孩子就會主動去學習。但是,當孩子覺得學習內容枯燥乏味時,他們根本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