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更不會主動去學習。

已經上四年級的涵涵學習很不好,尤其是語文最糟糕,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我一看到形近字就害怕,一聽到老師留寫日記、寫作文之類的題目就想哭。”

但聰明的涵涵媽媽卻懂得吊孩子的“胃口”,在媽媽的引導下,涵涵最終還是愛上了學習,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懼怕語文了。以下是涵涵媽媽的原話:

一開始我也為女兒不愛語文而犯愁,但我發現要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就要增加學習的神秘感。

女兒不是不愛學語文嗎?一天,我買了一本《知音漫客》,故意在女兒面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還邊看邊說“逗死我了,逗死我了……”。我看得出,女兒對此很納悶,但我故意不理她。最後,女兒終於忍不住好奇心,問我:“媽媽,你在看什麼書呀,這麼好笑?”我還是不理她,一個勁兒地偷著樂。

女兒強烈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了,她跑過來把我的書搶跑了。正如我所料,女兒很快就被這本書吸引了,她一邊看也一邊笑,我趁機指著書上的漫畫對她說:“你看,直觀的圖畫配上文字,顯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從此,女兒愛上了讀書。

之後,我又給她買了《幽默大師》、《唐詩宋詞》和《童話故事》之類的書籍,女兒全部認真地讀了。

由於閱讀面提高了,女兒的語文成績也在明顯地提高。當然,由於嚐到了學習好的“甜頭”,女兒的其他科成績也在不斷地上升。

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有多大!

其實,如果父母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父母逼孩子去學習,雖然有時可以達到一定的目的,但這種方法不能產生長效,而且孩子絕對不會心甘情願地去學習。尤其是當孩子到了自我意識開始形成的四年級,如果父母再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就要產生叛逆心理了——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