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分享
有害態度對身體的影響(1)
心理神經免疫學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負面思維和負面情緒會緩慢地破壞免疫系統。這些負面的思維和情緒會逐漸習慣化,形成對身體有害的態度,這些態度正是誘發疾病的根源。強烈的諷刺、懷疑和悲觀態度會在身體中形成壁壘,阻礙關鍵生命物質(本應在身體各部位暢通流動的各種激素、化學物質和營養物質)的流通,從而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促使疾病發生。如果我們放任有害態度繼續存在,疾病就會加重。
透過30多年來對各種古老治療技藝的研究,我發現,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礙是導致健康狀況惡化的原因。未嘗解決的心理問題會造成內心的緊張,這種緊張進而導致了體內生命物質流通的障礙。又是這些障礙最終導致了生理方面的疾病。
行為醫學研究領域的瑪格·德·庫克博士,在1999年發表的文章《心理神經免疫學一覽》中提出:
心理神經免疫學告訴我們,免疫系統的所有組成部分都與大腦有所聯絡……免疫系統對精神/情緒十分敏感。
心理神經免疫學研究幫助我們理解精神/情緒狀況、免疫系統功能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保健醫學歷經外科革命和化學革命,現在正處於行為學革命的當口。
現實世界中,心理神經免疫學證明的是,感知(以及我們對感知到的內容的情緒反應)水平上的心理活動能夠對免疫系統產生真實的作用。這個概念並不算新鮮;很多古訓都鼓勵人們透過保持心態的“健康”,來維持身體的健康。今天的進步在於,我們終於可以對身心之間的這種聯絡做出科學的解釋。
……
懸而未決的情緒問題,一成不變的處理方式,都可能造成低度的長期性壓力,進而對免疫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再加上基因學、生理學方面的易感因素,或者已經存在的疾病苗頭,癌症等疾病就成了一顆定時炸彈。
我的經驗是,未解決的情緒問題和有害的態度會使內心長期處於矛盾之中,這種矛盾會對身體系統造成強大的壓力,最終導致免疫系統的崩潰。許多種形式的有害情緒都會造成這樣的矛盾。例如,我們每次感覺到擔憂、疑慮、恐懼、憎恨或者排斥時,這些情緒都會讓身體的自然修復過程暫時中止。首先承受壓力的是腎上腺,接著受到影響的是神經系統,最終造成了激素水平的異常。如果這樣的中止不斷重複,身體的自然修復斷斷續續,各種機能失去原有的“韻律”。被稱為“疾病”的過程就開始了。
未解決的情緒問題經常可以回溯到很久之前。試著回憶你曾經感覺被背叛、受欺辱、被佔便宜、遭遇不公平、受騙、遭人惡評、被嘲笑(特別是孩童時期)、無人尊重、自卑、挨批評,或是其他方面受到傷害的場合;如果你仍然感覺到痛苦,就說明這些傷害造成的情緒波動仍未平復。
這些負面情緒都隱藏在體內,層層積累,越來越不穩定。最終,它們開始從內部摧毀你的身體,而你卻對此一無所知,直到頭痛、背痛等生理上的病痛出現。如果你沒將這些病痛放在心上,不去尋找解除情緒障礙的方法,生理上的症狀就會加重,最後可能就形成了高血壓、潰瘍、偏頭痛等疾病。
傳統的醫學要我們尋找疾病的“外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而不是透過解決自己內心深處的“內因”,讓身體恢復自然的痊癒能力。有時候的確可以透過一些技術手段在某種程度上改變疾病的表面症狀,但絕大多數情況下,表面症狀只不過是心理傷痛長時間積累的最終表現形式。藥物和外科手術都是暫時平息表面症狀的手段,疾病的根源並沒有消除,除非你在情緒水平上也能夠康復。靠藥物平息這些症狀,就像是在很深的傷口表面貼層創可貼,難以解決問題的本質。藥物還可能使問題更加複雜化。要根治這些症狀,就必須找出和移除心理上的病因。
三四十年來,你一直揹負著情緒上的重擔,卻不知道這重擔的來源;等到壓力以癌症或其他疾病的形式表現出來,你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情緒更加惡化,從而使原本不堪重負的身體系統進一步崩潰。
疾病最容易在人們承受較大壓力時出現。醫生們發現,當患者們的生活遭遇重大波折時,身體會釋放大量的“痛苦荷爾蒙”——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這些激素比正常水平高7~34倍,嚴重破壞了身體機能。不僅那些容易受心情影響的疾病——潰瘍、高血壓、頭痛、心臟病等會加重,而且人們也更容易患上傳染性疾病,甚至遭遇意外事故。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托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