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三章:舟渡

如關羽、黑夫這些方面將帥都有決機之權,所以當黑夫的軍報送到京都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將兵一萬五千眾向著東南出發了。

張衝從東方戰事的土崩中緩過來後,馬上就意識到戰事的節奏發生了巨大變化。

本來有黑夫和關羽插在中原,他可以從容與袁紹對決而不受後方影響。

而現在隨著關羽大敗,黑夫南下,原先平衡的東部局勢發生了變化,他在東面的壓力一下子就數倍於從前。

所以留給張衝的破局手段就剩下一個,那就是快打。

在當時的局勢判斷中,張衝在得知南面的鞠義竟然撤退後,就意識到袁紹與鞠義的矛盾要浮出水面,所以這就給了他一個視窗期。

那就是趁著袁紹整合鞠義,並帶兵北上的時間,先行攻破自己西面的敵軍。

原先,張衝並不主動攻打關西的原因就是看透了董卓所代表的涼州武人集團的底色。

這些嘯聚一方的豪強眼裡根本不會有漢室,他們所作所為就是自己集團的利益。

所以讓他們頂著傷亡,主動進攻河洛是萬萬不能的,相反,他們最有可能的機會就是趁著自己和袁紹對決的時候,渾水摸魚,趁火打劫。

所以,在一開始張衝是隻將關西的威脅延後的,畢竟他這邊沒和袁紹打得屍山血海,那邊是不會出頭的。

但現在情況變了,他在東面可能出現崩塌的背景下,需要儘快結束河洛的戰事。

不然腹心的河北就有被青州軍攻入的威脅。

所以他就將目光率先放到了關西軍身上,決定先以騎軍擊破關西軍,解除西面的威脅和戰場的不穩定因素,然後再迅速回援河洛,與袁紹決戰於洛水之濱。

於是,他和何夔、荀攸等人詳細商討,最後做這樣的戰術安排。

由趙雲之控鶴軍作為誘餌,主動進入崤函通道尋求與關西的決戰。而在趙雲吸引了正面注意後,由他帶著主力八千突騎沿著大河北岸迅速突進到弘農對岸,然後渡河飛奪陝縣,然後回頭抄擊關西兵。

如是,一舉殲滅關西軍在崤函的兵力,徹底拿下這條崤函天險。

既做此安排,張衝迅速將軍中騎將和突騎集結,並在五月八日這一天從孟津出,日行二百里,裹甲銜枚,只用了三日便趨弘農陝縣對岸的大陽。

大陽乃大河之陽的意思。

自古就有茅津、茅城津的意思,自春秋時期,這裡便是大河中段最重要的渡口。

“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還。”

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大陽對面弘農的重要性。

陝縣為為豫西通道西段的交通樞紐,是崤山南北二道的交匯之處,由此地可以西通函谷,直赴關中;或東去新安,或東南赴宜陽,越崤函山區而抵達伊洛平原;

可以說,誰控制了弘農,誰就控制了崤函通道。

而且,大河在經過這段河床時,河面床較窄,僅寬七十餘丈,便於涉渡來往。

此外,還有一個張衝不知道的情報,但卻對他的行動非常有利。

那就是關西在弘農陝縣囤積了大量的粟米,這些粟米都是用以支應前線軍士,從這一方面來看,一旦張衝成功佔據弘農,既可以阻斷崤函道,又能夠獲取屯糧,以用給後面的奔襲。

但當張衝五百里奔行至此,看濁濁大河水奔騰向東時,卻遇到了難題。

在他帶著一眾騎將停在大河北岸的渡口時,此前分兵擊破大陽等小邑的李輔也回來了。

他帶著一名少年奔了過來,對張衝道:

“王上,末將擊破大陽後拷問了,都說這條渡口已經沒有船了。這少年是附近投軍的,說知道情況。”

於是張衝將目光看向了這少年。

少年非常激動,隨後伏在地上對張衝說道:

“小民叫韓沂,家父當年為河東黃巾小帥,後為董卓奸人所害。後面小民帶著家父部曲和黃巾子弟少年百人潛在中條,寇掠河東。此番來,就是秉我黃巾遺志,特來投軍。”

張衝此刻壓力很大,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但看著這個黃巾遺孤,他依舊給予了足夠的耐心。

他拍了拍韓沂的肩膀,示意他不用緊張,將自己知道的慢慢說來。

韓沂十二便殺人,如今死在他手上的河東吏士豪勢都有數十人了,但依舊在張衝面前緊張得不行。

有了張王的鼓勵,他才將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

原來大陽渡這裡本是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