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三章:舟渡

船的,但後來坐鎮在華陰的段煨卻下令將龍門渡的舟船放下到蒲津,同時將大陽渡的舟船全部集中到了自己所在的風陵渡。

用段煨的話來說,就是龍門渡和大陽渡距離前線近,容易被泰山軍所趁,所以才有此調動。

但張衝聽了韓沂這番話,再結合此前法正與他詳說的關西內部局勢,他隱約明白,這可能是段煨與郭汜爭權之舉。

畢竟舟船在哪裡,自然用哪裡的渡口運輸補給。而誰掌控著軍資,誰說話自然管用。

段煨和郭汜雖然都是涼州武人集團的,但卻並不是一個源頭。

郭汜這些人都是依附於董卓的,都是他的舊人,而段煨是和董卓差不多時間出道的,是劉宏時期就稱名關西的悍將了。

所以郭汜代表著新涼州武人,那段煨則代表著舊涼州武人。兩派雖然在整體上利益是一致的,但依舊有嚴重的傾軋。

張衝想著這些,但目前來看,好像並不能幫助他渡口眼前難題。

於是,他問韓沂:

“你知道這附近哪裡有船嗎?

而韓沂的話果然如張衝所料:

“張王,這裡一帶早就片甲不能下河,如是一兩艘小船,小民還是能找到的,但要找到能供應數千馬軍渡河的舟船,怕是尋遍左近都找不到。”

張衝點了點頭,看著身後看不到頭的騎士人頭攢動,又見身邊幾位騎將眉頭緊鎖,灑然笑道:

“既然無舟,我們就自己作舟,難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走,剛破了大陽城先看看城內有沒有船工。”

有時候領頭羊的重要性就是這樣,當眾人迷茫無計的時候,領頭羊的態度決定了方向。

必須要有排除萬難的決心,既然沒有渡河的條件,那就是創造條件。

於是,眾騎軍紛紛散開,又去尋附近的林木,尋找合適的木材;有返回大陽城,去檢視城內的鐵料和木匠。

而韓沂看著忙碌卻秩序井然的騎士們,心中更添了對泰山軍的仰慕。

這個時候,張衝再次喊了他,笑道:

“你不是說能弄到兩艘小舟嗎?不妨先拖過來試試。”

韓沂回神,於是忙應了下來。

……

此世的大河沿岸,氣候溼潤,雖然這些年天氣寒了不少,但卻也讓春夏顯得更溫暖許多。

在大陽渡沿岸,蘆葦在河風裡飄搖,水鳥在水畔中覓食,甚至時不時還能見到數條鯉魚躍水而出,一派怡然景象。

但這時,一陣惱人的腳步聲傳來,驚嚇得游魚水鳥四散而去,生生破壞了這般美景。

一少年的聲音帶著變聲期獨有的尖銳,說道:

“徐將軍,你和我說說你們之前怎麼打中人亭大戰的。我那時候在河東就聽了,要不是距離遠,我年紀又小,不然那時候就去投奔你們了。哎,你們泰山軍才是咱們太平道的希望。”

說這話的正是韓沂這少年郎,而隨他身邊的竟然是飛虎軍大將徐晃。

沒想到張衝竟然這麼重視這取船的任務,讓徐晃親自帶人隨韓沂去取。

徐晃沒有吭聲,其實對於韓沂這個黃巾遺孤的身份,他並沒有多少認同,因為他是漢軍出身,和這些黃巾黨完全是兩路人。

甚至要不是當年他們這些三河騎士南下,沒準殺這韓沂少年的父兄的就有他徐晃在。

所以,一路上他倒是頗為沉默。

但邊上的韓沂倒是很活躍,他在得知徐晃是參加過當年中人亭大戰的英雄後,就非常崇拜徐晃,一路上都纏著他講當年戰事。

徐晃並沒有好心到解決少年人的好奇心,而是不斷和身邊的圖吏比對著附近的水情。

凡作戰,尤其是渡河作戰,必先知川河水道,不能確定河流的走向和水文,到時候渡河就要出大事。

所以,徐晃將全部心思用在了這裡。

韓沂帶著他們走到一處蘆葦叢,然後撥開蘆葦就鑽了進去,沒多時,他就在裡面興奮喊道:

“呀,還真的在這裡。”

徐晃聽到這話,臉就黑了,沒想到這少年滿嘴跑馬,沒有準的就敢在王上面前講事情。

徐晃搖了搖頭,然後揮手讓隊將帶人進去。

他不是不相信韓沂,而是他已經習慣了在戰場上謹慎了。

而當徐晃的隊將帶著十來人摸進蘆葦叢,裡面就傳來他們的聲音:

“軍主,船在。”

再然後,他們就從裡面拖出了三艘船,比韓沂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