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純粹一個“鄉下佬進城”的形象,笑話百出。在餐館裡點錯了菜,不會使用抽水馬桶,他不相信銀行,認為存錢等於白送人家要不回來。片中苗可秀所飾的表妹問他香港近況,他一問三不知,一副呆模痴相。
影片套用“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式,但李小龍卻毫無古代騎士在女人面前的瀟灑,他是笨蛋一個。他無視苗可秀的清麗溫存,亦不知苗可秀暗戀他。苗可秀帶他遊覽羅馬名勝,本來可羅漫蒂克一番,李小龍卻大煞風景。見到廢墟便說:“這些爛屋九龍城大把!”見到皇宮便說:“這麼大一塊地,用來建屋收租,定可賺不少錢。”
最可笑的,是李小龍因語言不通,給一位義大利女郎帶回家,女郎坦胸露體,嚇得李小龍如見妖怪似地奪門而逃,令觀眾忍俊不禁。
這部片,顯示出李小龍喜劇表演的天賦。
這部片,跟他另幾部片一樣,主人公開初表現平凡,而最後表現非凡,猶如一塊醜石,兀突而成一座巍峨壯觀的大山。
影片的前半部,李小龍給人的印象是個呆漢與丑角。跟他另幾部片一樣,主人公執著於武功,如痴如醉。他們雖身懷絕技,卻只能含而不露,忍而不發。
《猛龍過江》的武打,較前兩部片又有新的突破。李小龍手中的雙節棍變成兩對,表演難度極大,令人眼花繚亂。這種棍術,並非只是賞心悅目的花招,而適於實戰,凌厲無比。李小龍在片中餐館地窖,大敗眾匪徒。
李小龍與他的恩師嚴鏡海一樣,不相信中國功夫刀槍不入的神話。西方社會的黑勢力,使用槍支十分普遍。匪徒欲消滅李小龍,不會再以空手肉搏,而會用上槍。因此,在這部片中,李小龍用上了武俠小說中常描繪的奇門暗器:飛鏢。令觀眾眼界大開。
這部片最光輝的一幕,是李小龍邀請亦師亦友亦徒的世界空手道冠軍羅禮士參與表演。當時,李小龍與羅禮士都處於體能與技能的顛峰期,這無疑是東、西方的武術流派進行較量。因此,行家評論:這是一場毫無花巧的真功夫的格鬥,是功夫片誕生以來的經典場面。
格鬥選擇的地點,是古羅馬競技場。相傳古羅馬的奴隸在這裡與獅子搏鬥,奴隸要麼死,要麼獲得自由,但通常只是死。鬥獸場是死亡的象徵,蒼涼、古舊、空曠的圓形建築使人感悟一種博大的悲劇氣氛。
鏡頭裡,唯一的觀眾卻是一隻小貓。這裡沒有喧譁和喝彩,只有生與死。恍然是遠古場面的重演,而當事人皆埋葬於歷史的塵埃中。
羅禮士在片中,是黑社會邪惡勢力的武術高手。但這場戲的處理與其他片中高潮的處理旨趣相迥,擂臺比武的味道掩蓋了滅敵鋤奸的目的。
戲一開始,羅禮士趾高氣揚地站在競技場的最高點,李小龍鬚跑一段路,拾級而上才能與羅禮士接近。這一處理,給觀眾一種洋人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感覺,而李小龍步步向上,又給人振奮。
他們接近時,並末立即出手搏鬥,而是脫下戰袍,進行熱身。生死搏鬥成了擂臺比武。比武要遵守規則,如一方被打倒,另一方不可趁人之危攻擊,而應該等對方站起來再進行。這場戲中,羅禮士先佔上風,以凌厲的攻勢將李小龍擊倒在地,羅禮士要李小龍認輸,不必再打,只求勝敵,不求滅敵。後來李小龍使出絕招(連環三腳),將羅禮士踢倒在地,並斷羅禮士胳膊,李小龍示意羅禮士認輸,保全性命。羅禮士寧死不屈,殊死相搏,最後死於李小龍拳腳之下。
跟另幾部影片不同的是:《唐山大兄》殺死韓英傑,《精武門》殺死鈴木寬,《龍爭虎鬥》殺死石堅,李小龍露出勝利的喜悅,大快觀眾之心。而殺死羅禮士,卻是異常悲壯的,觀眾不認為是魔頭之死,而是豪傑之死。李小龍拾起戰袍,蓋在羅禮士屍身之上,以示敬意。最後,李小龍、苗可秀等,還上羅禮士墓前吊念。
《猛龍過江》於1972年12月30日首次公映。
在此之前,李小龍下了一個賭注,說這部電影的總收入會超過前兩部電影,至少在香港會這樣。他預計賣座會超過500萬港幣。當時報界聽到他誇海口,都認為是不實際的。
首映那晚,鄒文懷陪同李小龍夫婦去戲院觀察觀眾的反應:觀眾的反應又是空前的熱烈。海濤江潮般的掌聲歡呼聲宣告了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路數的成功。這也是鄒文懷用人經營之術的又一個勝利。
《猛龍過江》的票房收入果真超過500萬。
影迷們熱烈地讚歎李小龍不僅是一個功夫大師,還是個喜劇天才。
邵氏公司的人士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