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鄒文懷以積極的態度促成李小龍的願望。他知道,事情既不可逆轉,就應該順著它。李小龍是個敢說敢做的人,但他還不具備獨立製片的能力。於是,鄒文懷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協和的合夥人之一。

李小龍需要鄒文懷,在香港的所有片商中,唯有鄒文杯與他有最多的利害關係,也是最熱心、最值得信賴的。

鄒文懷也需要李小龍,在港臺,還找不到第二個象李小龍這樣賣座的明星。李小龍雖不再是嘉禾門下的簽約演員,利益仍與嘉禾息息相關。

協和的廠標是兩種象徵的重合:一是電影,那個圓圈內的螺旋形,是從活動電影的菲林盒裡抽象出來的;二是太極,李小龍採用的就是中國古代道家的太極圖。兩種圖樣驚人地巧合,電影是無休無止的動態活動,代表宇宙規律的太極也是處在無窮無盡的運動之中。這個廠標,代表了李小龍的追求。

協和製片公司當時只是個空架子,沒有製片廠和寫字樓,一切都依賴嘉禾,實際上是嘉禾的附庸。用80年代大陸人的戲稱,協和還只是一家“皮包”公司。

然而,轟動一時的李小龍的第三部影片《猛龍過江》,正是由這家皮包公司出品的。

《猛龍過江》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個來自香港的小夥子,因緣去美國闖世界。

李小龍最初把故事梗概講給鄒文懷聽,鄒文懷末反覆斟酌就表示贊同。李小龍是當紅明星,他的名氣本身已具備足夠的票房價值。

李小龍不是個靠名氣吃飯的人,他力求第三部影片比前兩部都好,而不是靠前兩部的光彩蔭及第三部影片。李小龍整個身心都投入開鏡前的準備工作中,他突然冒出一個奇想,這個奇想就是後來影片的高潮,在古羅馬競技場搏鬥的場面。

這個奇想自然會使觀眾驚奇不已,中國功夫在羅馬展示,那古老巨大的圓形競技場,本身就會令觀眾歎為觀止,奇想翩翩。

省時省錢,是香港製片的一慣做法,也是香港影片多小家子氣的主要原因。出國拍外景在眾多人眼裡是異想天開。可在古羅馬競技場拍戲是這麼誘人,李小龍同合作者們,就這場戲的可行性,以及所需變動的情節討論了兩個星期。

最後是鄒文懷促成這一奇想的,他說由他跟羅馬聯絡,可以安排裝置、外景地及製片等事宜。李小龍決定選定羅馬,還去實地勘察了外景。

李小龍拒絕與羅維第三次合作,由他親自導演這部影片。事實上,羅維也無意與李小龍合作,他們的關係已相當僵。當初,促使李小龍創辦協和公司的直接原因就是自編自導自演,現在,他可以自由地在影片中貫徹他的創作意圖了。

據嘉禾的一位職員說,當其他人還沒來,或都走光了,李小龍獨自在攝影棚裡徘徊,潛心琢磨,研究新的動作,並會神經質似地用手腳比劃。李小龍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要求拍片時所有的人都得全神貫注,竭盡所能,追求盡善盡美。

休息對他來說幾乎不存在。他的敬業忘我精神,也帶動其他的人全身心投入,而又疲憊之極。這時的李小龍,已全然忘記了他曾大力提倡的一張一弛的好萊塢式的拍片方式,大家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這種辛勤勞動的代價,只有在電影獲得巨大成功時才得到補償。

據參與羅馬拍片的一職員回憶,最緊張的要數在羅馬拍外景,為了省錢,必須在短時期內拍完所有的外景鏡頭。他們在交通最繁忙時,或天氣十分惡劣的日子,都沒有停機。他自己一絲不苟,也要求別人一絲不苟,動輒板起面孔,或大聲叱喝。有人背後罵他是暴君,也有人發誓再也不跟李小龍合作。當電影創下賣座500萬元港幣的紀錄時,許多人又原諒了他。

修正過的影片,把故事背景由美國移至義大利,片名為《猛龍過江》,是香港第一部到歐洲拍攝外景的影片。

影片的主人公叫唐龍,含義是中國的龍。唐龍有李小龍的影子,取了他赴美謀生髮展的某些經歷。李小龍是這樣闡述唐龍的:

“這真是一個簡單的情節。一個鄉下小子,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家,連那兒的話都不會說,卻莫名其妙地取得了成功。這是因為他打敗了對手,從而簡單又誠實地顯示了自己。”

影片具有義大利式的喜劇風格。唐龍生長在被西洋人視為“鄉下地方”的香港,而唐龍又生活在被香港人視為“鄉下地方”的新界。唐龍整天埋頭練功,極少去市區,連香港繁華地段是怎樣的都不知道。唐龍的親戚在羅馬開中國餐館,為了免遭黑社會勢力的欺詐,約唐龍去了羅馬。

出現在銀幕上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