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初到大興

目。

同時,冬官署還要做一些營造司做不了的活:營造司往往是隻管建的,但冬官署要規劃在哪裡建。

土地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要建一座新的宮殿,可能就要拆掉一座廟宇、一片屋舍,佔去幾畝良田。固然,對於天子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對於百姓來說,這可能是安身立命之所,是一家人的生計。如今聖人在大興城東北畫出來一個巨大的圈,這個圈包進了城內東北的兩個坊,還有城外一個小村落和一個莊園。

那個莊園倒是好辦,是如今秋官大司寇妻族的置業,能給聖人相中用作宮城用地,自然是雙手奉上。聖人則大手一揮,在別處賞了大司寇妻族一處莊園。難辦的是城內的兩坊和那個小村落。

城內兩坊勢必要拆,甚至兩坊外擴二里也要重新規劃,用作宮城外擴的皇城。只是如此一來,這些坊內百姓如何安頓,就成了問題。如今署內有建議是將如今的皇城拆除返還給各坊,增加新坊的建築密度;要麼將整個大興城北擴,這樣城內甚至城外村莊百姓的居住問題都能解決,但將會損失大量的農田;第三種辦法,就是給這些百姓一筆補償,讓他們去別處謀生。

聖人的心思是更傾向於第二種的。只是如此一來屯田司又要費盡心思墾荒,因此在朝中產生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但更讓王若彬焦頭爛額的卻是城外村莊的村民。

鄉村的居民不像大興城內的百姓,大興城內大多是外鄉來此求學、做官、謀生的人,因此對大興的土地並沒有執念,哪裡有機遇,他們就可以去哪裡,那個地方可以是大興也可以是洛陽。但城外的村落卻是大興城本土的農戶一代一代發展起來的。大興作為都城的歷史已經延續兩朝,近三百年的歷史內,只遭受過一次外族的入侵,大殷和辛周都是謀權篡位的形式更替的政權,因此這些村莊相對平和地發展了數百年,也讓這裡的人安土重遷的思想根深蒂固。讓他們離開自己的祖宅、祖田,無異於要了他們的命。王若彬前天剛帶著幾個冬官去和他們的村長談遷村事宜,昨天下午就聽聞村子裡有一個農戶吊死在自家房梁,留了血書抗議。這若是放在朝廷裡算是“死諫”,可無奈那人只是個無權無勢的農戶,王若彬非但不能把這件事報上去,還得想辦法把這件事壓住。

楊菀之這邊,司簿收了她的一套文書之後,王若彬就帶著她上了馬車,將如今的情況同楊菀之說了。一道去的還有一個人高馬大、額角還帶著一塊疤的上大夫,名叫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