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城有一百零八坊,以太極宮前朱雀大街分東西,以春明門-金光門一線分南北。
因為在明宮地處東北,如今京中權貴多住於此地,官僚第宅密集。城東北的入苑坊和勝業坊更是高門雲集,入苑坊因為有辛溫義居住,號稱商王宅。翊善坊和來庭坊“多為閹人居之”,程思威的宅子就在那裡。
而城西則因有西市,加之西市的貿易又極為繁盛,所以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以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各國各地區的商人都在西市附近的裡坊居住,所以有人戲稱是“富人云集之地”,由此形成了“東貴西富”的局面。
只是這些大都是在明宮建成之後逐漸形成的格局,還有很多舊的權貴宅邸散落在朱雀大街兩側。還有楊菀之和柳梓唐最初來大興居住的安仁坊,也依舊是芝麻小官們的官邸聚集地。大興城除了皇宮大內,也是京兆府的府治、長安郡的郡治,所以對於諸多不需要進宮的小官來說,安仁坊依舊便利。
而何瑤的宅子勉強躋身於東北的權貴圈中,是辛溫平賜下的,在最靠近東市的勝業坊。坊內多是同何瑤官位相當的朝中重臣,公孫冰如今的冢宰府也在此處。只是不同於五進的冢宰府,何瑤只是住了一間寒酸的兩進宅院。據說這宅院曾經是黎承睦一個外室所住的地方,在勝業坊邊緣。不過何瑤不同於公孫冰。公孫冰從前有十幾個面首不談,單是說冢宰是可以有自己家臣的,冢宰府也如同一個小型的官署,因此總歸要有些排場,能容得下那麼些人。何瑤辦公議事都在秋官署,官邸對她來說和驛館無甚區別。又因為她是平籍政策的推行者,所以她家沒有一個下人,只有個長工收了她的銀錢,每隔日來替她灑掃一下庭院,裡外擦一下堂屋。至於一日三餐,都有公廚解決。
她十五歲就在她爹強硬的安排下成了婚,少年夫妻卻只有新鮮沒有恩情。她入朝為官時女兒梁濯十歲,丈夫為了挽留她,甚至想要燒燬她進京的文書,而她則在進京後送了他一紙和離書。自此以後,她在老家宣州成了人盡皆知的惡人,只道一人飛黃,卻拋夫棄女。後來那人早死,她要接女兒來身邊,女兒卻死活不願,竟是求著她爹安排個好人家嫁了也不願見她。她孤身一人在官場打拼,世人都以為她受了她爹多少扶持,只有她知道自己這一路走來亦是眾叛親離。
從東市回到官邸,何瑤難得同長工打了個照面,那長工往日手腳麻利得很,今日不知為何拖到這麼晚。見何瑤回來,那長工立馬上前道:“何大人,草民該死!草民今日擦堂屋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堂屋的花瓶,特意等在此處等大人發落。”
何瑤掃了一眼堂屋的桌上,正擺著一灘碎瓷片。看得出來那長工在她回來之前正試圖完璧歸趙。
“碎了便碎了,我這家家徒四壁,一件值錢物件都沒有。你勿要有負擔,把這些碎片丟了,早些回家吧。”何瑤帶著一身疲倦脫下官服。秋官亦文亦武,她不像那些文臣愛好收藏字畫瓷器,也不像那些武將喜歡收羅戰利品。她家中只有書房裡的歷朝刑法最為值錢,至於花瓶,還是今歲春節時手下有個受過她提點的寒門小官送了她一捧紅梅,她捨不得扔了旁人的心意,就花了幾十文錢買了個最素的素瓷花瓶插著。
如今梅花早就敗了,瓷瓶就一直空著,碎了倒也不可惜。何瑤日子清苦,卻也不至於為了幾十文錢去為難那長工。她一個月也不過給個一兩銀子給這長工,又何必與人計較。
大興的春天還是很冷,家裡的炭盆還沒點起來。她走進書房將官服隨手疊起放在一旁,提起炭盆到院中打算生些炭火,正好燒些水來煮點湯餅墊墊肚子。她撩起袖子熟門熟路地用火摺子引燃乾草,將炭火和乾柴一起放進炭盆中,手上拿著蒲扇微微扇動著。她脫下官服做這些事很是熟稔。
她年幼時爹在瀘州做官,二姐姐因為體弱才被爹孃一直帶在身邊,而她和大姐姐就被丟在了宣州老家。何謂樘是真正的寒門,老家就在宣州的一個村子裡,只是因為做了官,給爹孃在村裡起了青瓦房。她奶奶是個重男輕女的,原本希望她娘生的這第三個是個男孩,沒想到還是個女娃。為此,她奶奶看她比看她大姐姐還不順眼。
儘管到了開蒙的年紀她爹寄了她上村塾的錢,她奶奶也悄悄昧下來不願意讓她去讀書,就讓她在灶房裡燒火做飯,拿她當下人使喚,美其名曰這樣日後才好嫁人。還是她大姐姐何珏從縣學回來,問她祖母為何到了五歲都不給她開蒙。她那個一輩子都對家人恭順的大姐姐人生唯一一次頂撞就是為了她,也為她爭回了讀書的權力。
後來和梁濯的爹成婚,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