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部分

永樂皇帝目蘊淚光,強抑悲慟地道:“朱能……病故了……”

解縉聽了不覺也是大驚,失聲道:“成國公身子那般強健,怎麼就突然……”

朱棣黯然道:“士弘久居北地,不耐南方煙瘴天氣,一到藤州就患了病,他帶病南下,結果……”

朱棣說到這兒,兩行熱淚終於流了下來,就在這時,兵部、五軍都督府的主官接到急報,也匆匆趕進宮來。朱能善戰、張玉善謀,這兩個人是朱棣起兵時的左右手,與朱棣感情最深,張玉早在靖難二年就因殺入敵陣解救朱棣戰死,如今朱能也死了,兩個老戰友相繼去世,對朱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眾人見皇上如此傷感,少不得一番解勸,等到皇帝稍稍收斂悲痛,這便開始商量操辦後事。經過群臣一番商議,朱棣決定,追封成國公朱能為東平王,諡號“武烈”,並贈上三代均為王爵。著即將朱能遺體運回京師,著欽天監擇風水佳地安葬,並停朝五日,以示哀悼。

那祭文還沒著落,解縉對自己才學十分自負,自忖這等事當仁不讓,不料探問了一句皇上心意,朱棣卻說要為朱能親筆撰寫祭文,解縉自然不能與皇帝爭,他縱然寫得花團錦簇,哪比得皇帝御筆榮耀。這廂裡還有許多後續事情要操辦,朱棣心亂如麻,俱都交與解縉等人操辦了,自己鬱鬱不樂地轉回了後宮。

一路上,想起朱能的噩耗,朱棣好不傷悲。靖難功臣,六大國公,張玉死了、徐增壽死了、如今朱能也死了,道衍大師自他得了天下之下之後便潛心經義,很少再出現在眼前。丘福因為浙東水師案難辭其咎被他貶到了北京。

我永樂開朝六公,老的老,死得死,不問世事的不問世事,本來對楊旭寄望最深,誰知他又勾連白蓮教、殺官滅口,其行跡比丘福的作為還要惡劣,朕……真的成了一個孤家寡人麼?

朱棣黯然神傷,他默默地轉回了坤寧宮,剛剛走到宮廊下,便有一個小太監從另一側宮廊下興高采烈地跑來,一路叫嚷道:“生啦!生啦!娘娘大喜,郡主生啦!母子平安,是個男孩兒!”

第722章 有子爹靠邊

朱棣想著心事,沒聽清楚,蹙眉道:“何事吵嚷?”

那小太監一看皇上站在面前,頓時惶恐起來,連忙跪下道:“皇上恕罪,奴婢……奴婢受娘娘吩咐,往輔國公府聽信兒。輔國公夫人已經生了,奴婢趕著回來給娘娘報信兒,一時忘形……皇上恕罪,皇上恕罪!”說著就磕下頭去。

朱棣一聽忙問道:“哦,妙錦生了?男孩女孩?”

那小太監忙道:“回皇上,輔國公夫人生了個男孩,母子平安。”

“好,好好……”

朱棣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這個好訊息稍稍衝減了他心中的悲涼,踱步進了坤寧宮,裡邊的宮女聽到那小太監呼喊,已經去稟報了坐立不安的徐皇后,徐皇后聽說妹子安全生產,母子平安,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下來,又聽說妹子生了個男孩,更是大為喜悅。

她興沖沖地迎出來,一時未注意朱棣憂鬱的神情,只是向那小太監連聲問道:“茗兒生了?是男孩兒?多重啊?茗兒還好嗎?”

徐皇后聽那小太監一一稟報,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她喜悅地對朱棣道:“皇上,你聽到了麼,茗兒生了呢,還是個男孩,呵呵呵……”

朱棣也露出一副笑容:“瞧把你高興的,過兩天叫妙錦把孩子抱進宮來給你瞧瞧,看看你這大外甥生得俊不俊俏。”

徐皇后連連點頭:“好好好,我差點兒忍不住,到楊旭家裡去看看妹子和孩子,這要不把孩子抱來讓我瞧瞧,可真的是等不了。”

“嗯?”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徐皇后這時已經看出朱棣神色有些異樣了,當著宮女內侍,徐皇后也未多問,陪著朱棣到裡面坐下,茶水奉上,內侍退下,徐皇后才小聲道:“皇上,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麼?”

朱棣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輕輕吁了口氣,低聲道:“剛剛收到訊息,士弘他……病逝于軍中了……”

“什麼?”

一聽這話,徐皇后也不由大驚,朱能是燕王府的老人,徐皇后也與他非常熟悉,驚聞朱能病故,徐皇后的眼睛也有些發紅,兩夫妻默默地坐著,過了半晌,見朱棣依舊難過,徐皇后便輕輕嘆了口氣,柔聲安慰道:“皇上,別太傷心了,人死不能復生,皇上一身系以天下,還該愛惜自己身子才是。”

朱棣嘆道:“怎麼能不難過啊。想當初,靖難起兵的時候,這都是俺身邊最親近的人,如今俺做了皇帝,張玉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