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第49講

要把這個相除掉才能怎麼樣。

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非要逼著佛今天告訴我們把這個結怎麼解法。

尚不名一,六云何成:解除了以後我們就知道,一和六是相對,沒有六了哪有一啊?所以我們講萬法唯一念之所變現,這是不是方便說?一念都沒有,一是對多而言。我們真心本來面目可以現數量,也可以現沒有數量。真空有沒有數量啊?沒有形端,它可以現形現端。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盤,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佛就著他這種心態再進一步地開示。下面這開示實際上是對前面的一百六十八個字和五重劫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高度概括;以及把後面觀世音菩薩講的六關概括在這裡,把《心經》裡講的五蘊都概括在這段經文裡。六解一亡,亦復如是:六根怎麼解法?就是這個道理。那怎麼個「如是」呢?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無始」,沒有開始。不能按照世間法來講,它總有個開始的某年某月某日。真心什麼時候有的?法爾如是。從哪裡來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連這個虛空世界也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當下就是我們一個念所變現出來的。

知見妄發:就發生了對外面的直覺的感受。眼睛有了刺激,發生第一念直覺,看到了東西;耳朵聽到聲音,鼻子嗅到香氣,舌頭嚐到味道,這都是感覺。佛在作這個開示的時候,注意,這涉及到六根每一根的解結。

發妄不息:前面「知見妄發」是表直覺,第一念感覺。第一念感覺了以後,他是不是還變本加厲啊?所以「發妄不息」,就已經進入了妄想分別,開始生煩惱。

勞見發塵:「勞見」就是反反覆覆地打妄想,「發塵」就是造業。我們造一切的業是不是都受思想的指導啊?我們今生今世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於我們前世的造業,而在今生今世受報。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也就是說我以上講的打妄想啊、造業啊、受報啊,這種種的情況——我來給你們打個比方,如同眼睛有了毛病,看花了眼,本來什麼也沒有,他看出一朵花來了;或者看到一個人臉,本來一個人兩隻眼睛,有時候產生了幻覺,是不是看別人有四隻眼睛、兩個鼻孔?有沒有這個情況的?(有)。這叫空花,什麼意思啊?那是個假相。在十法界裡,你是佛、他是菩薩、我是人、他是天、這是牛、這是馬,都是「狂華」,都是我們心裡變出來的,不要把它當真,你當真了,便生生世世不能了生脫死。

「於湛精明」,「湛精明」就是我們的真心。「無因亂起」,沒有一定的根據顯現出來的。並不是專門有這個人種才能生成個人,有沒有啊?沒有就是無因。那既然是無因生,又是怎麼現出來的?告訴大家,本來就有我這個人,本來就有你們這些人。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所有的菩薩、所有的鬼、所有的牛馬豬羊,在沒有現相之前,就有我們的性具功德,法爾如是,本來存在。那是怎麼現出來的呢?就是隨著這個因緣而現出有形有相來。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盤,皆即狂勞,顛倒華相:「山河大地」是無情,「生死」是有情的凡夫、羅漢、辟支佛乃至菩薩,「涅盤」是指極果如來。注意,菩薩還沒有斷盡變易生死,是分證涅盤。所以包括已經成就的諸佛在內,都是「狂勞顛倒華相」。而真正的佛既是一個念,又是無量的佛。他可以現一個念,可以現無量佛。這才是徹法底源。

佛在前面以舉手為例,舉手就是佛,手垂下來就是凡夫。舉手跟垂手是不是一個人啊?佛與凡夫是不是一?你講凡夫是空花,那佛是不是空花呀?

現在唸佛的人是不是講——在天上的是佛,我在地上是凡夫?如果你是這種看法,那你懂不懂什麼是佛?你念佛能不能成佛啊?只有懂得了一心三藏,你是最好的唸佛。當明白了這是「顛倒華相」的時候,你是知妄即真。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

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就往左邊拉,問阿難解開了沒有。

不也,世尊!

阿難知道這個不能解,而且還是越拉越緊。

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又偏到右邊來,是不是還是越拉越緊?怎麼解啊?阿難還沒有傻到不懂,他說不能解。

佛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