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比如這個結是不是由兩個方向打來的?兩個方向一邊表空,一邊表有。這麼一拉是不是兩邊拉得越緊啊?是不是空和有越執著越緊,越難解啊?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以下文字有些費解,同時配合看光碟比較好理解。)
這是表什麼道理啊?空、有二結,還有見、識二結,要明白。我們的見是不是從心裡面出來攀緣的?能見看到所見以後,再產生了那個意識心分別;意識心分別以後,還是送到腦子裡來了。所以我們能想的這個心出來,而所成的那個意識又進來,這是不是打結啊?是不是把我們越結越緊吶?是不是得不到解脫了?
不明白道理的人是不是天天在打結啊?能看的東西往外看,看了以後再往裡送,這是不是兩個方向在打結啊?現在我不打妄想,比如看到這個東西見怪不怪,不生氣了,是不是我這個心就不出來了?是不是就形成不了那種意識心了?是不是自己就清淨了?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我講的法從因緣生,並不是世間人講的那種粗相的什麼地、水、火、風和合……而是從根本上知道萬法的來龍去脈。這就從「無明不覺有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來演示出這個虛空世界、山河大地的來龍去脈。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從心上來把握我們的本來面目。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前面從「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把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一一會歸為如來藏妙真如性。為什麼有佛有菩薩?為什麼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隨心應量,隨著我們的心之所變現。
知其本因,隨所緣出:本因是真心本來面目。「所緣」,用究竟法來講,就是無明。真心為因,無明為緣,而變現出萬法。那麼再講「本因」,無明是不是真心啊?所以我們真正的真心——非真心非無明,它可以現真心現無明。那麼真空也好,不空也好,無明也好,煩惱也好,是不是都是我啊?它是一個念變現而已。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這是在修證位進一步仔細地觀照,一滴雨是不是我們的心變出來的?這是在見道位而言。在證道位,我們還知道這一滴雨更詳細的來龍去脈,它是怎麼樣隨心應量變出來的,還要具體化。我們在見道位只能是抽象化、概括化,但已經是至關重要。
亦知頭數:大家不要認為這是多大的難題,這就是我們本來的智慧。只要放下我執,放下煩惱妄想,你心自然清淨,奇蹟自然現前。當我們將來斷氣的時候,所有現在聽經證到的比量功德當下現前。要明白,這種功德是我們本有,不需要修。我們現在的證量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鬼,可是悟量呢?別說鬼,包括天、阿羅漢、辟支佛,包括通教菩薩,他都沒有辦法跟我們比。有了悟量就不愁證量,大家明白嗎?
現前種種松直棘曲:松樹,比如他做人的時候一定比較耿直,像這種有情落為無情以後它就是松樹,長得也是筆直的。為什麼荊棘樹曲還帶刺啊?這種人在世的時候一定是鬼頭鬼腦,一定是想辦法害人,所以再變成無情,它就是荊棘樹。有情無情可以相互轉化,在《楞嚴經》第八卷、第九卷涉及到這個問題。
鵠白烏玄:「鵠白」是天鵝,它前世為人可能喜歡穿白衣服。「烏玄」就是烏鴉。你看有的狗啊、貓啊,它身上的花都是對稱的,它前世為人特別善於家務之類,井井有條。還有些人特別愛乾淨,坐板凳還專門用那個手絹抹一抹再坐下來,這種人如果將來在畜生道一定都是雪白的毛。這是不是隨心應量啊?我們怎麼樣用心,都涉及到來生的果報。有些人長得很莊嚴,他過去世中應該喜歡栽花、養花;再比如佛前供花等等。烏鴉為什麼黑,我們就不具體解釋。它總是與前世的習慣有關係。
皆了元由:是佛在現量位對一切萬法的來龍去脈瞭如指掌。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根結若除,塵相自滅:「根結」,就是講六根攀緣六塵。「若除」,並不是叫你把眼睛閉起來,耳朵就塞起來,不是的。只要不攀緣外六塵,六根形同虛設,不除自除,是這個除法。當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