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第45講

以把心障礙在肉團六根裡面,心和身障礙在外塵境界裡。這個「器世間」就是外塵境界。既不能超越自我,也不能超越他我,因為有身見。這叫「不能超越」,也叫「纏縛」。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是時間,我們這個心執著在過去、現在、未來;「界」是方位,我們同時執著在無量的方位。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無量的方向概說為十個方向,這是恆順世間的習氣。「界」是從橫向、從空間的角度來說明問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這個「世」,是從縱向、從時間的角度來解釋眾生世界。方位有十:方位有無量,概括為十個方位。流數有三:時間的遷流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織妄相成」,每一個人都是在十方三世這個織妄之中執著。什麼叫「妄」呢?十世古今是不是當下一念啊?可是我們把它變成過去、現在、未來,是不是妄啊?講十個方位,十是表無量,有無邊無邊的恆河沙數國土。祖師大德怎麼講啊?「自他不隔毫端」。無量的太虛空就是我們當下這一處,可是我們卻把它變成多麼多麼遙遠,這是不是妄啊?這就是織妄相成,我們在這種迷惑顛倒之中。

身中貿遷:「貿」是做生意、搞經營;「遷」是遷流;「貿遷」就是我們在造種種之業。世界相涉:無非是十方與三世再重重交涉才形成現在的萬法。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為了講法的簡明扼要,也是根據世人的習慣心態,把十方又概說為東、西、南、北四方。「上下無位」就是上下不談,「中無定方」是找不到「中」。一天當中這個「中」就不斷地變化,我們走到哪裡都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也可以說沒有中心點,也可以說哪裡都是中心點。因為這個宇宙沒有窮盡。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四數」,就是東南西北這四方;「相涉」,就是相交,相互作用與反作用。那世與界是怎麼相涉的呢?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前面是「三四」,後面是「四三」。「三」,是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四」,是表四方,有東、西、南、北。以世涉方,每一世都是四方,三世就是十二方;以方涉世,每一方都有三世,四方就是十二世。十二方,十二世,這叫「宛轉十二」。

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三疊」是透過流變而有。怎麼流變法呢?從縱向來看,時間在遷流變化;從橫向來看,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動,在幾個方位中不斷地變化。「一十百千」,就是一疊十二、二疊一百二、三疊一千二,可見,一十百千是個縮寫。

第一疊,上面講了,三四四三,宛轉十二,這是十二功德;第二疊呢,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法界都有十二種功德,這就是百二十功德;第三疊,這一百二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都具足這十個如是,就是千二百功德。

真心本來面目可以變現為無量的法界。所以佛呢,硬著頭皮把無量法界概括為十法界: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四聖法界,天、阿修羅、人、畜生、鬼、地獄六凡法界,加起來是十法界。十法界十種型別,大家注意,法法圓融。比如,我現在是人,我身上有沒有佛的特性吶?有沒有鬼的特性吶?有時候鬼頭鬼腦的,比鬼還鬼。有沒有那畜生的特性吶?有時候那個牛脾氣來了比牛還牛啊。這樣來講,本來我們是人法界的十二種功德,又同時具足了十法界的功德,是不是第二疊啊?百就是一百二。

那麼在《法華經》,把每一個法都用十如是來表達:「如是性、如是體、如是相、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這十個如是是透過我們的本體妙用、力量、能與所能,以及我們自己的本因、周邊的因緣,當下造什麼業就有什麼果,到時候再來報應;然後從根本到枝末來講,都是一個念。這一個念就是無量法,叫本末究竟。那剛才講這一百二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是不是都具足這十個如是啊?也就是第三疊,一千二百功德。所以「總括始終」,實際上是無量種功德。

六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