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第43講

、見分,這個第七識一般地說為前七轉識,它這個時候沒有分別心,叫無念分別,我們通常把第七識和第八識說為一體)。作用與反作用,就把意根這個一精之明分割為六性,成為六根之性。在這裡,六根之性要與六種意識心合起來說為六個性。一個是能分別,一個是所所分別。怎麼所所分別呢?六根之性對六塵是一個能緣,一個所緣,產生的六種意識心叫所緣緣,也可以把它說為所所分別。

從始入終,五疊渾濁:這是在總體上來介紹五濁的形成。五濁怎麼形成呢?就是由於四塵與我們的那個一精之明互動作用,而把一精之明分割為六根之見性。六根之見性面對外界的六塵——外界六塵實際上是地、水、火、風這四塵——再進行妄加分別,造成了五濁。所以這個「五疊渾濁」,對照前面168個字也是一樣,從識陰、從命濁開始,一步一步渾濁到劫濁。劫濁就是講色陰,從識陰到色陰,中間經過行陰、想陰和受陰。所以,五濁與五陰相對應。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云何為濁:佛在解釋五濁之前進一步地解釋造成五濁的基本因素是怎麼形成的。「濁」是一種和合之法,和合之法必有它的原料。所以佛在這裡打比方,這個「清水清潔本然」就是比喻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

塵土灰沙之倫:「倫」是類,塵土灰沙之類。本質留礙:這是比喻四大,實際上講四大、講七大都是對的,統統包含在內。但是因為涉及到「本質留礙」呢,一般從相分上來講比較好理解。注意,法無定法,怎樣因地制宜、逗機觀教,就怎樣來說法。二體法爾,性不相循:這個「二體」,前面「清水」是表心法,清潔本然,沒有障礙;後面的土沙之倫是表有形有相的萬法,它的本質是有形有相,帶有障礙性。這兩樣東西從本性上來講不是一回事。

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這裡舉個例子,把泥巴跟清水混在一起就變成濁水了。因為混在一起,本來清水變成濁水,本來堅固的泥巴稀釋在水中,失去了堅固性。注意,這裡泥巴是以一大比喻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與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交妄而成五濁。所以一交妄,真心是不是隱藏在迷惑顛倒之中啊?雖然隱藏在迷惑顛倒之中,但它有沒有失去一分一毫?清水雖然變成泥巴水,但清水有沒有失去一絲一毫?注意,這是打比方。在世間法裡,泥巴就是泥巴,水就是水。在心法而言,泥巴瓦塊當下就是無形無相的真心。所以打比喻只能是打比喻,不可當真。它只能幫助我們開智慧。

容貌汩然:「汩」,帶有昏昏擾擾、渾渾濁濁的意思。我們生在五濁世界,是不是「容貌汩然」吶?不明白宇宙人生道理,你一切的看法都是顛倒的。一動念就是錯的,沒有一處不是錯的。汝濁五重,亦復如是:這是以法合喻。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汝見:「見」,是能見的見分、見精,也叫一精之明、見相、見性,也叫第七識。這裡的「見」已經轉為後七轉識,它可以起念分別。但是這種分別叫一念分別,是直覺。虛空:有空曠、通達之相。

遍十方界:有人講,我這個見只能看到北京城,其它看不到啊。錯了,並不是你的見看不到,而是你在這個時候煩惱習氣重,見性受你自己煩惱習氣的障礙。只有去除煩惱習氣,才能使我們的周遍法界的見能夠真實起妙用。雖然現在不能起妙用,但我們的見當下就是周遍法界的。沒有哪一法不是我的見,要明白。現在不能周遍法界就是因為形成了這個劫濁。這個「遍十法界」,從橫向上來看是遍這個虛空法界;從縱向來看呢,我們這個見還能遍過去、現在、未來。講這個劫濁啊,在佛法裡有時間必有空間,有時空必有萬法萬相。解釋的時候,要作如是的觀照。

空見不分:眼前是這個虛空,那麼,哪個是我的見分?哪個是我所見的虛空?你能不能分開呀?沒有辦法分。空和見已經交織起來了,渾濁起來了。

有空無體:由於有這個虛空之相現前,所以我們的眼睛就執著在有形有相的虛空上,而看不到自己的這個性體。就像手電筒只能照人,它能不能照到手電筒自己啊?我們能看外面的東西,自己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吶?在這個時候來講,我們就渾濁了,你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有空無體」,就是講迷執於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