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第67講

過來了。「全一」,是回到一精之明,回到真心本來面目。六用不行:「六用」,特指六根攀緣六塵,再產生六種意識心這種受用。「六用不行」就是「違其現業」。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十方國土」,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是不是十方淨土啊?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一個我。「皎然清淨」,在見道位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譬如琉璃內懸明月:這就是錦上添花,更加殊勝。

身心快然:外不攀六塵,不執著有,不為法執所束縛,同時又內不執著空,不為所謂的那種智相、我執所束縛,所以「身心快然」。妙圓平等:在經典中像「妙圓平等」這一類的詞語用得太廣泛,含義是大同小異——一切的萬法圓融、圓滿、圓通。所謂圓融,沒有哪一法不包容哪一法、十法界次第圓融,十二顛倒次第圓融,十八界次第圓融,都是一念變現。真心本來面目大光明藏不捨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無非一人一念之所變現。也可以說,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別為別,互總為總,都是我們一個念。大至佛剎,小至微塵,一根草絲縷結,盡足以為一真法界。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妙理、妙體。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妙智;在見道位你已經解脫了一半,叫妙用;你進一步歷事煉心修證,乃至達到究竟極果如來,那才是真正的圓滿之妙。這叫「妙圓」。所謂「平等」,任何一個法都本來具足這種智慧德能,在佛不增一絲一毫,在眾不減一厘一分。

獲大安隱:到了這種境界,你們感到安不安穩吶?首先解除對死亡的恐懼感,其次是解除部分的對煩惱的那種塵勞之苦。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一切如來」,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如來,天人鬼畜、泥巴瓦塊一切如來。「密圓淨妙」是解釋一切如來的特徵。

所謂「密」,就是法身之理體、本體——盡虛空遍法界,空、有、中、有情、無情、貴賤等無量萬法,都是一個本體。這個法佛不講誰也搞不明白,在《楞嚴經》叫「奢摩他」,在經題叫「如來密因」。我們破了天機,解了密因,因為此舉,我們最低保障線是從此永遠不落六道輪迴,不可思議啊!

所謂「圓」,是講報身功德、報身智慧。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已經證得了報身,你開智慧了。你懂得萬法之間相互的關係、相互的轉變。

所謂「淨」,是化身功德。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化生之法即是先見法身,再得報身,後修化身。

所以後面跟一個「妙」,就妙在這三身功德我全部明白了,這三身功德我刻骨銘心地深信不疑我全部能夠證得;妙在還沒有開始修,沒有開始證,我就知道我現在已經成分真即佛,再修再證就是成圓滿之佛;也妙在能夠一步登天,這是「妙」。

皆現其中:這裡既有見道位,又有修道位、證道位。圓頓大法的見道、修道、證道,是即見即修即證。他可以成就於一生,成就於一時,成就於一念,這個法簡直是妙極了。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最低是小乘阿羅漢的無生法忍,乃至通教、別教初住位菩薩的無生法忍。這是修圓頓大法前方便,可以與後面的「幹慧地」一致起來。所以前面三種漸進、三種次第都是為了圓滿於無生法忍。注意,這三種次第可以成就於一念。

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人,中午還吃肉、喝酒、吃辛,還有種種破戒行為;但當他現在明白這個道理了,馬上就下決心把這一切東西全部斷掉,他說斷就能斷,這就是證到無生法忍,因為你明白了一切萬法都是我一個念。注意,這還是證道位的無生法忍,你心已經定下來了。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從是」,就是從破除滅相無明,從證到無生法忍這個位置來開始漸修。這裡妙就妙在小乘人無生法忍與大乘人無生法忍可以同時漸修聖位,乃至於前面來講,連六道凡夫都可以漸修。在前面觀世音菩薩那段經文裡,藕益大師是不是這麼解釋的?但是由於因地用心不一樣,果位也不同。前面的三增進是三位,後面還有五十七位。如果按照一般的說法來講,從初住位開始起修還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麼在這個位置來講呢,我們還要注意,後面還有個十信位。那麼在這裡的無生法忍還不能講那是圓教初住位,這屬於在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之前,就是無生法忍。

所以在這個位次境界方面來講呢,《楞嚴經》有些地方顯得不是很圓融,我們沒有辦法一定要把它能統一起來。有些法師解釋無生法忍相當於七信位的菩薩,《金剛經》那個初住位還達不到圓教的初信位,別教的地位菩薩才相當於圓教住位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