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第58講

知道,因為隔陰之迷給隔住了。所以菩薩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哪條狗、哪隻貓,搞不好都是你化身變現來的。

皆以三昧,聞燻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再次強調,圓頓大法無修無證,一步登天。「三昧」特指首楞嚴大定。「聞燻聞修」,前面講了,本覺智成就了始覺智,始覺智再回過頭來觀照本覺智,是不是帶果行因、修因證果啊?

「聞燻」就是以本覺智燻起始覺智,「聞修」就是以始覺智再來觀照本覺智。始覺智作為在因地修行,本覺智作為是果地覺,即因即果。所以這個法太妙了,當下就要明白,森羅永珍、千變萬化,皆是當人當下一念。高貴無上的阿彌陀、觀世音就是我,烏龜王八也還是我。你說這個法妙不妙?高貴和下賤都是我們的同分妄見,甘露水是我,老鼠藥也是我。這是一種跳躍式的思維,是石破天驚的大法。

「無作妙力」,「無作」就是無修無證,完全調這個心,你這個心一大了,這個力量自然就大。盡虛空遍法界都在我心裡,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我解脫了,我成就了,一點點都不懷疑。在佛法裡叫解脫知見,都是你自己印證自己。《法華經》《楞嚴經》從頭到尾就是講發心的重要性,明白這個道理當下成就。觀世音菩薩這麼大的神通,可不是苦修得來的,沒有那回事。「無作妙力、聞燻聞修」就是用心觀照。這種用心觀照不是非要盤腿坐在那兒觀照。《楞嚴經》講得很清楚,「心能轉境,即同如來」。你要歷事煉心。

「自在成就」,不是刻意地追求而成就,你不知不覺地去除了煩惱習氣,不知不覺地智慧德能就湧現出來。

世尊!我復以此聞燻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第一個無畏,叫苦惱難無畏。

不自觀音:不需要我自己去觀照世間萬法怎麼苦怎麼苦,離開世間的五欲六塵。以觀觀者:不外觀而內觀,以始覺智來觀我自己的本覺智,迴光返照。

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明白了觀世音就是一心三藏。所以當眾生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是不是得到佛力加持了?所以我們講,是觀音菩薩幫忙,那是不是地藏王幫忙吶?是不是釋迦牟尼幫忙吶?是不是多寶如來幫忙吶?是不是自己幫忙吶?所以只要我們一念回頭,當下成就,反正阿彌陀佛的手一直伸在那裡,哪是觀世音一個人?有沒有哪一個不是觀世音?你自己就是觀世音,要明白。所以這個法妙不妙呀?!

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而不是觀其名號,所以他雖然求的觀世音,他是不是求的自己啊?這叫「觀其音聲」。所以我們想一想,「觀其音聲,即得解脫」,為什麼文殊菩薩選觀音法門?就是一定要明心見性在心上用功。這裡「觀其音聲」,仍然要按照我們本捲開頭講觀世音那個「觀」來悟。你要懂得見不見之見,懂得眼睛看到這個瓶子,心就能看到瓶子裡面是空。如果它不是空,它能不能裝水啊?或者叫又見,眼睛看到這個瓶子,心裡知道它是地、水、火、風和合而有,地、水、火、風由心變化而有,這叫「觀其音聲」。所以叫觀世音、觀世光、觀世色、觀世香、觀世臭,是不是一個道理啊?怎麼觀法啊?拿觀聲來講,前面佛是不是講了六塵十二處會歸如來藏性?

比如說,這個聲音怎麼來的啊?不是師父嘴巴里來的,也不是我耳朵往那裡去的,找不到來龍去脈,但是它又宛然現前,就是我們自己心變現出來的。這叫「觀其音聲」吶!不是講,觀世音菩薩救命啊!不是觀這個音聲,這個音聲叫聲塵、叫攀緣、叫聽音,不叫觀音。「觀」一定是見不見之見,眼睛見不到,心能悟到,這叫「觀」。我們就能救護自己,這個法妙不妙啊?

所以講「開悟的楞嚴」吶!所以這第一個無畏是帶有總體性。一切苦惱眾生,明心見性了當下解除一切苦惱。是不是講這個道理啊?同樣去求,有人求到,有人卻求不到。有些是再來的菩薩,他已經成就了究竟菩提心;有些人雖然是凡夫,他用心用到極點,也會感動天地,金石為開。所以必須有這個總前提,下面還有十三個無畏,我們就好解釋。從兩種角度來觀照。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這是第二,大火難無畏。

知見旋復:「旋復」是轉變之義。「知見旋復」就是「旋見循元」,「旋見」就是轉變你的眼見、耳聞、鼻嗅、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