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第16講

合掌禮佛:這是情不自禁合起掌來了。有時合掌,他情不自禁,還不知道怎麼掌就合起來了。這就叫自性流露。

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雖然心暗、身暗,但是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下意識。但是在這個妄想心、粗心裡,他還不明就裡。我們往往是不是出現這種狀況?我就是相信、我就是明白,但是我講不清這個道理。這是不是修行人常見的一種心態?師父啊,我都懂,我就講不出來、理不清,就是這種情況。這段經文就是這個意思。惟願如來再詳細地、明明白白地把「到底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什麼是肉團身、什麼是所謂的法身、什麼叫有生有滅、什麼叫不生不滅」,開示大眾。

這個是不是很簡單呢?我在這講話的聲音是不是生滅法?前面的過去了就滅了,後面的出來就生了,再後面的出來的時候,前面又滅了。可是當我沒有想、沒有講的時候在不在我心裡?在。它有沒有任何形相?(沒有),那就是不生滅法。這個明白了嗎?拳頭變成了手掌,看上去拳頭滅了、手掌生了,對於明心見性之人,拳頭變現了手掌,手掌生了沒有?它當下還是拳頭,生了沒有?拳頭滅了沒有?手掌當下還是拳頭。所以生滅法與不生滅法就是「拿手好戲」,一下就明白了。這叫打比方。

講法要善於打比方。你看生滅與不生滅,透過拿手好戲是不是也講出來了?透過這個講話一下子是不是認識到了?那麼我們不生滅的那個東西,眼看手掌心看拳,心裡沒有想的時候那個「一二三四」就在。它既然不生滅、既然無形無相,那跟張三的那個不生滅,跟李四的那個不生滅,能不能把它分開?所以所有的生生滅滅的形相都共一個不生不滅的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當下一念,明心見性成大菩薩。

佛當年在世就是這樣度化眾生的。一個道理一講,修行人跪在那裡,佛講:「好,成佛了!解脫了!」就這麼簡單。並沒有講:「雖然明白了,但是以後你還得給我老老實實地佈施一萬塊,再去放生三千八百,然後再去參加拜懺八年,然後我再看看你能不能成佛。」有沒有這樣?都沒有啊!這些都是節外生枝。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盤。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鹹皆願聞。

波斯匿王:他是佛的在家弟子,「波斯匿」解釋成漢語叫月光。

我昔未承諸佛如來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盤:他是在沒有聽到佛的教導的時候遇到了外道。再強調一下,外道也是行善積德的修行人,與世間法講的外道不是一回事。世間法講「外道」特指強盜土匪、壞人壞事,佛門講的「外道」是修行不究竟,但不是壞人,是好人。

「迦旃延」,這是個外道,翻譯為「牛領外道」。牛領外道是六師外道中的一種,這種外道一般是講牛領,就是講修苦行、吃青草、吃爛水果、不吃五穀,是這樣修苦行的外道,過得像牛馬豬一樣的苦日子。

「毗羅胝子」,翻譯為「不做胝子」,不做胝子就是執著於一種斷滅空,什麼事也不做。前者是六師外道中的第五種,後者是六師外道中的第三種。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這六師外道在當時形成了一定的氣氛,隊伍比較龐大一點。

「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盤」,這兩種外道有兩種共同的執著:第一個,眾生都是自在天天王所造出來的,就是我們過去聽說過的神話中捏泥巴造眾生一類的傳說,他執著於這種邪說;第二個,他執著於這個苦與樂,無因無果,現在無因,未來無果,皆以斷滅空作為修行宗旨,所以死後斷滅為涅盤。當然他這個斷滅空也還是一種有為涅盤。他並沒有講斷滅這個人心,而是斷滅這個人身;如果斷滅了人心的話,他就不會修行了。他不是認為人死了什麼也沒有,他認為死了以後就歸入那種空性,外道稱之為冥諦,還是有的。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我雖然生在佛世,而且與佛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同生,但是對這個外道斷滅論還沒有完全地解除疑惑。「云何發揮」,就是看你佛怎麼樣把這個道理幫我講清楚。「發」帶有開示、開發,「揮」也帶有揮發之義;「證知」,把我這個疑慮解開,使我能夠刻骨銘心深信不疑。「此心不生滅地」,我這個心到底在什麼地方?怎麼樣就叫個不生不滅?通俗地講,告訴我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理。自古以來啊,無數的宗教、哲學團體,英雄、偉人、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