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落,小則往下界落,重則落到三惡道。它的代表作是《阿含經》,講苦、集、滅、道四聖諦法門。這些聖人始終保持一個無色的命體,不願意現肉團相再到六道中來教化眾生。
第四個次第,是「緣覺法」,證辟支佛果位。辟支佛屬於中乘,高於阿羅漢。他還可以從空出有,到世界上來度化一些有緣眾生,但不像菩薩那樣廣度無緣眾生。其代表作就是十二因緣。我們籠統地介紹就行,在這裡不作詳細分析。
第五個次第,叫「藏教」。一般說為是大乘法。藏教修行人發心要像佛那樣,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廣度一切眾生——發的是大乘心,修的是方便行。他修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等。這種般若是小乘般若,從有形有相的法門下手。代表作有《地藏經》《無量壽經》等等。修這種法門呢,永遠不能明心見性。修得非常非常好,也有可能往生極樂世界,但證的是不了義的大乘果位,因為他不能明心見性啊!他可以像阿羅漢、辟支佛那樣超越六道輪迴。祖師說為,一萬個人修這種法門,可能有個把人能成就。
第六個次第,是「通教」。通教比藏教有進步,就是常講的禪宗,他是從空門入手,破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統統判為無明相,是所謂的「見空性」。其代表作是《金剛經》《六祖壇經》《六百部般若》等等。這種法門修行的難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最上乘論》中講:修這個法門「恆沙莫一,億劫稀成」(聞而能行者,恆沙眾中,莫過有一;行而能到者,億萬劫中,稀有一人)。能修禪宗證果的人,恆河沙數的人難有一個這樣的根機,即使有這麼一個人修行,他還「億劫稀成」,無量百千萬億年很少有人能成就。
那麼與藏教法比較呢,通教修得不好容易落空,變成「空散銷沉」,像螢火蟲這樣的一些眾生。它的風險很大,《楞嚴經》後面講了五十種陰魔境界。但是修得好也能明心見性。而藏教法門不會落空,最起碼來世能得人天福報,但是永遠不能明心見性。
禪宗五祖拜四祖拜了兩世。第一世這個五祖已經到了八十高齡,打禪坐把腿也盤歪了,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他的法號叫「栽松長老」。怎麼得的這個雅號呢?因為他坐在那裡端端正正,就像松樹一樣栽在那裡。所以四祖逗他:「太老了!換一個身來!」實際上是看看他有沒有這個功夫。好,栽松長老站在那裡就投胎,而且投在一個大姑娘的肚子裡——人家還沒有結婚,你不是給人家惹禍?那個周姑娘因此而被家裡掃地出門。那麼,一個人能夠做到自在投胎,說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說有多大本事啊!到第二世又來向四祖拜師,大概是七歲,四祖又逗他說太小了。這個時候他發脾氣了:「我前世來你說我太老,今世來你說我太小,我到底什麼時候來啊?」然後四祖給他剃度了,也就是說五祖是帶著宿命通而來。就這樣的人還必須來求大法才能成就呀!你說現在有些人,稍微有點神通就怎麼樣怎麼樣。鬼都有五種神通。到了阿羅漢才有六種神通——要加漏盡通。這是幫助我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啊!
另外一個著名的公案呢,是玄奘大師西天取經來到大雪山——玄奘法師也是開了天眼啊!看到雪山堆裡埋了一個人,於是就把雪扒開,三彈指叫他出定。
那個人眼睛一睜:「釋迦牟尼佛出世了沒有?」
玄奘法師跟他講:「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一千多年了!」
「那好吧,我再等彌勒佛來!」說完馬上又入定。可見他在雪山堆裡少說已經埋了一千多年,多說千年、萬年、億年都有可能吶!而且他還準備再坐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裡禪定,等彌勒佛下世。這種功夫都不過是個外道啊!你說現在修禪定的人能坐個幾天、幾年又怎麼樣?這些法門可難了!把這個難字講在前面,你們學到後面就知道珍惜那個容易的法門,要不然你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玄奘法師再次叫他出定,說:「像你坐這個鬼窟窿,彌勒佛出世以後誰來叫你?」「那怎麼辦?」「怎麼辦?到唐朝去投胎,我從印度取經回來以後給你剃度,拜我為師。」
好,也是跟五祖一樣說走就走。後來玄奘法師取經十七年回來以後,找到李世民要查問這個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宮裡有沒有人懷孕,他應該在什麼時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沒有,最後查到了尉遲恭大將軍府中,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個花花公子了。所以叫他剃頭,「我才不幹呢!」唐太宗命令他「代朕出家」,他就不敢不出家,可是他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