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講

楞嚴經講記·第二次修訂版

印廣門清法師主講

講在前面………………………

經 題…………………………

第一卷 …………………………

序 分……………………………

正宗分 …………………………

講在前面

這一次我們開講《大佛頂首楞嚴經》這樣一部妙法,這是一起驚天動地的大事、盛事、妙事、微妙之事、殊勝之事。

大家知道,在佛門無量經典中,有兩句自古以來為一切修行人所公認的說法,叫做「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讀這兩部經典的任何一部,都能叫你當下成就。諸佛出世,根據時間、空間、眾生的習氣等各個方面的特點,都講出了無量的法門。但有一部經,是十方佛土共議、公認、共尊的標準經,這是道場經,這就是《法華經》。那麼我們今天講《楞嚴經》,怎麼說到《法華經》了?告訴各位,《楞嚴經》就是《法華經》。這兩部經呢,《法華經》為綱,《楞嚴經》為目,綱舉目張,眾目歸綱。《法華經》從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體,《楞嚴經》是從各個側面以肯定與否定交錯進行的方式,一點、一筆、一劃、一字、一句,由淺入深來闡述宇宙人生本體。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也可以,講「開悟的法華、成佛的楞嚴」也是一樣。我這是總講、概講,再具體到本土而言,佛在娑婆世界講了三藏十二部經,最後歸宗到《法華經》。

佛在《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不光是我娑婆世界,十方佛土都只有一部《法華經》,其它經是方便說,乃至喻其為「諸法戲論之糞」。這在《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有佛金口玉言(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那在《楞嚴經》第四卷講出:十方如來宣講了無量的妙法,如恆河沙,只是戲論(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唯有《楞嚴經》講真實。

自古以來有言,「石破天驚說法華,風起雲湧演楞嚴」。講到《楞嚴經》,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聽了《楞嚴經》使人大開圓解,深嘆一口氣:哎呀!原來如此啊!我過去修了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都是白修了,我讀了無量的經典都是白讀了!因為這部經典徹法源底,把我們當人當下以及所面對的周邊環境——從人事環境、社會環境到自然環境,全部說了個透徹明瞭。明白這個道理,深信不疑,你當下成就——不需要等一下,而是坐在這裡成就,站在這裡成就,跪在這裡就成就!不需要離開講經堂,不需要離開板凳,更不需要等臨死的時候,更更不需要等什麼來世、來來來世才能成就,諸佛菩薩異口同音。

那麼,三藏十二部經大概可以歸納為「八大次第」。今天在這裡各自對號入座:在遇到《法華經》《楞嚴經》之前,你屬於哪一個次第?

第一個次第,是「人法」。這就是持三皈五戒——皈依佛、法、僧三寶,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你來世能得人身;五戒持得很圓滿,你的人身就很圓滿;其中有差錯,你的人身就不圓滿。同為人道,為什麼有些人富貴、健康、長壽,而有些人下賤、貧窮、短命、多病?這就是持五戒的程度不一樣。

第二個次第,是「天法」。二十八層天都是六道輪迴中的凡夫。修天道是在五戒的基礎之上加「十善」。十善是對五戒的進一步圓滿——不犯殺、盜、淫這三戒叫「三善」;不妄語又分為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這「四善」。所謂「不惡口」,好話要好講,有些人連好話到他嘴裡都變味;所謂「不兩舌」,不可以背後挑撥離間;所謂「不妄語」,不講假話;所謂「不綺語」,不講廢話、不講無聊的話。還有三善,不貪、不嗔、不痴。不貪名聞利養,不對人耿耿於懷,不以下劣心、牛羊眼看待一切的善人善事乃至壞人壞事。能做到這十善,你可以升到一層天、二層天。

十善再加未到地定——所謂未到地定就是禪定功夫沒有圓滿、達不到初禪的境界,你最高升到第六層天。這是在欲界天。如果再修禪定功夫,證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可以達到第二十四層天。在這四禪之外再加「四空定」可以達到二十五至二十八層天,叫四空天,屬於無色界。二十八層天上上勝下下,一層比一層的生命和智慧更殊勝。

第三個次第,是「聲聞法」。修證阿羅漢果位,永遠超越六道輪迴,連天道都不在。二十八層天的天人福報滿了以後還要